![]() |
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成功获得白光日冕像新华网 2021-03-05 作者:岳冉冉 |
我国自主研制的50毫米白光日冕仪近日成功观测到内日冕,并获得了白光日冕像。
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成光球、色球、日冕三大层次。“日冕是最外层结构,很难被观测到,原因在于日冕的物质密度稀薄,亮度比太阳圆面中心至少弱20万倍,再加之地球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会严重干扰日冕观测,因此在日冕仪发明出来之前,研究者只能在每年发生日全食的时候去观测日冕。”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物理首席科学家林隽说。
如何制造出能产生“日全食”景象的日冕观测仪,如何找到合适的观测址点,一直都是太阳物理工作者的挑战。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刘煜团队经过10余年的踏勘选址,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无名山找到了优良的太阳观测址点;山东大学(威海)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团队经过10余年努力,研制出了50毫米口径的白光日冕仪。三方通力合作,于2月27日11时至15时在无名山成功获得了内日冕白光像。
林隽说:“观测日冕的首要技术是在望远镜中有一个结构能将从太阳圆面直接来的光完全挡住,并且将望远镜内部各结构对光线的散射抑制到最低水平,再用特殊光学结构来产生‘人造日全食’景象。团队研制的日冕仪成功完成了这一任务,证明我国已经掌握了白光日冕仪的设计和制造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在评价这一成果时说:“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为以后大日冕仪的研制提供了经验,也证明稻城具有很好的视宁度和透明度。”
团队计划于今年8、9月份利用气球搭载的方法用该日冕仪在距地面20公里至100公里范围内开展观测,考察和研究日冕中的磁场结构与等离子体分布,及其可能的演化过程。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