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二号”多项关键技术完成地面验证科技日报 2021-03-05 作者:龙跃梅 |
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向记者透露,“天琴二号”卫星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完成了地面验证,意味着这些技术指标已经满足“天琴二号”卫星的技术要求,为我国自主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的最终实现再下一城。
天琴计划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酝酿准备于20世纪90年代,于2014年3月正式提出。根据该计划,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3颗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星座,在太空中建成一个探测引力波的天文台。
天琴计划按照“0123”技术路线图分步实施,在关键技术上“沿途下蛋”。“天琴二号”是正在稳步推进的步骤“2”,计划在2025年前后发射双星(2颗卫星),即利用2颗卫星对超长距离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进行在轨验证。该技术常被比喻为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尺子”,是空间引力波探测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天琴二号’一组发射2颗卫星,在约400公里轨道高度上对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进行验证,瞄准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罗俊在采访中表示,目前“天琴二号”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完成了地面验证。“这些技术都将在今年进行集成测试。”地面验证的通过意味着关键技术指标在原理上可以满足“天琴二号”的技术要求,为“天琴二号”卫星的如期发射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罗俊表示:“‘天琴二号’卫星在轨验证的星间激光干涉测量技术是国际上下一代重力卫星的关键技术。这意味着我国重力卫星技术有望实现与欧美国家并跑。”
据了解,重力卫星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天琴二号”卫星不仅能为下一代重力卫星的核心技术提供在轨验证,而且其科学数据可为建立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全球重力场模型积累经验,最终服务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国防安全等领域,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