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聊天、设计网页 GPT-3:迄今最“全能”的AI模型科技日报 2021-03-05 作者:崔 爽 |
GPT-3模型无疑是2020年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最火爆的话题。它能写小说、与人聊天、设计网页,堪称迄今为止最“全能”的人工智能模型。
这一模型入选了《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十大突破性技术”。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锡鹏表示,GPT-3代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新的技术突破,改变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范式。GPT-3不使用微调的方式,而直接给模型输入一些例子,通过这些例子改变模型的内部状态,生成所需要的答案,这种创新非常接近于所谓“人的智能”,也就是研究人员一直追求的通用人工智能。GPT-3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大的算力以及大的数据达到一定的通用人工智能的能力。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人工智能OM研究中心主任赵天成介绍,GPT-3展示了人工智能一种新的范式:未来可能有一个通用的人工智能底座,或许一个普通的研发人员也可以实现低成本的落地应用场景。
但浪潮信息副总裁张东直言,这个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被看作“暴力美学”和“富人的游戏”,并没有被认定是“算法的胜利”。“这是因为单个GPT-3模型训练所消耗的算力花费高达50万—2000万美金。不仅是GPT-3,其他各类人工智能应用背后都有强大的人工智能算力支撑,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成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2019—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明确了算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可以说,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未来算力指数有望成为衡量数字时代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指标。
人工智能算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前沿计算水平,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算力领跑全球,据《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全球人工智能算力的增长支出中近50%都来自中国。
张东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发展关键时期,面临着基础研发投入与产业创新协同、产业落地等方面的调整。
“目前我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入仍然以大型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为主,一些公共算力基础设施大多还是以传统科学计算为主。”张东说,“单纯依靠部分企业建设的算力平台适用面有限,需要把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作为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来投资,才能满足我国产业智能化的重大机遇发展。”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