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工开物》看种稻,水稻丰收关键在适时播种、田肥、水足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1-03-16 作者:最新技术


 

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天工开物》于昨晚播出,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跨越300多年以现代礼仪“握手”,令人拍案叫绝,感受到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科学精神。

《天工开物》由江西奉新人宋应星所著,是一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总结了30多个农业和手工业部门的科技成果。开篇为《乃粒》,重新读了一遍,主要是强调了五谷的重要性,饱读诗书、饱食终日后不能忘却粮食从哪里来。《珠玉》为结篇,暗含“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折射出宋应星晚年虽无心仕途但济世情怀仍在心中。

《乃粒》篇记录了五谷的种类,讲述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栽培之法,研究了土壤、气候、水利、灾害对水稻、小麦产量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水稻丰收关键点:适时播种育秧

《天工开物》中讲水稻的种类最多,品种有早熟和晚熟,早熟品种100天左右,晚熟要200多天才收获。南方平原一年双季两熟,广东南部可冬种夏收。

“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意思是水稻播种期最早在春分以前,最晚播种在清明以后,过早播种有遇天寒冻死的情况,这与当前江西地区早稻播种时间相符。“秧生三十日即拔而分栽”“秧过期,老而长节,即栽于田中,生谷数粒,结果而已”,水稻秧苗期大概30天,若秧苗过老,会出现早拔节,即使移栽到田里,结的谷粒很少。

目前惊蛰已过,江西、湖南等地的早播也快要播种育秧了,建议播种时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掌握“暖尾冷头”浸种催芽,“暖头冷尾”抢晴播种。水稻播种后要加强管理,培育壮秧,并适龄移栽。

2、水稻丰收关键点:多种途径肥田

当时没有化肥,种稻要用“人畜秽遗,榨油枯饼”“草皮木业”来培肥,“豆贱之时,撒黄豆与田,一粒烂土方寸,得谷之息倍焉”,可见农民为了肥田,是将一切可用的“垃圾”“绿植废弃物”都转化了。如今,种水稻主要用化肥,虽然提倡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但实施的少之又少。发展有机水稻,倒是多见利用榨油后的枯饼及豆渣来肥田。

水稻秸秆还田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避免焚烧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在《稻工》首句“凡稻田刈获不再种者,土宜本秋耕垦,使宿稿化烂,敌粪力一倍”,意思是稻谷秋季收割后将土地翻耕一遍,腐烂稻草的肥力是粪肥的一倍。

3、水稻丰收关键点:生长离不开水

“凡稻防旱借水,独甚五谷”“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充分说明水稻生长离不开水。稻田的土质有沙土、黏土、贫瘠与肥沃之分,有的稻田灌水后三五天即干,便要用人力浇水,使用筒车、手摇水车等,农民的智慧充分得到发挥。

《天工开物》在种稻上还详细地讲述当时社会如何使用耕牛、耘田除草、水稻八灾等,对农民种植水稻获丰收有较高的指导价值,这在古农书中是罕见的。不仅如此,《天工开物》中有不少科学创见,通过观察各地栽种五谷的品种差异,提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见解;通过观察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的变异,提出了物种变异的思想;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记载了锌的冶炼方法。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