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发现了一堆1600万年前的石头

快科技 2021-03-23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3月21日2时、3月20日17时09分结束第28月昼工作,进入月夜休眠。

  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玉兔二号已在月面生存了808个地球日,其中玉兔二号本月昼行驶约30米,累计行驶里程682.77米。

  科研人员通过系统分析嫦娥四号获取的探测数据,取得一系列有关着陆区矿物成分、地形地质演化历史、月壤太空风化程度和浅层地下结构等方面的科学成果。

  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巡视区石块的光谱特征,推断石块很可能源自古老的芬森撞击坑,是新鲜出露的撞击坑溅射物。

  定年结果揭示,这些石块已在月表存在了大约1600万年。

  这些石块由芬森撞击坑溅射过来后原本埋藏在月壤之中,后期由于织女撞击坑溅射物的撞击挖掘作用而暴露在月表。

  多项研究揭示,嫦娥四号着陆区被35亿年前形成的芬森撞击坑的溅射物覆盖。这些溅射物经历长时间的演化后,形成了一层大约12米厚的细粒月球土壤。

  玉兔二号在第13月昼期间发现的石块,主要分布在一个撞击坑的周围,总体密度随着距撞击坑坑沿距离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且部分石块沿特定方向呈链状分布。

  持续不断的(微)陨石撞击和昼夜温差引起的热胀冷缩,导致月表出露的石块在几千万年内便逐渐破碎消失。周围留存的大量石块说明,撞击坑比较新鲜,这些石块的出露时间比较短。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快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