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接种新冠疫苗后为何仍会感染?权威解答在此

科技日报 2021-03-24 作者:张佳星

  新冠疫苗最重要的现实价值在于其可以最大限度阻止轻症转重症的发生。如果重症发病率大幅降低,病死率随之降低,新冠肺炎就与普通流感的临床危害差不多了。

  王小宁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长

  日前,陕西西安一家医院的检验师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据报道,该名检验师此前已接种新冠疫苗。

  为什么接种疫苗后还会感染新冠病毒?

  在3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对该病例的发生做了回应:一是前期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新冠疫苗的保护效力,保护效力不会因个体感染新冠病毒而有所变化;二是疫苗是保护大多数人不发病,尤其是对预防重症的效果更好,对重症的预防效率更高;三是国外的评估结果也显示打完疫苗之后有一小部分人出现保护失败的情况,后续会对保护失败的原因进行研究调查。

  上述的3方面内容,其实并非新冠疫苗所独有的,无论是既往其他疫苗的使用经验还是新冠疫苗的基础研究,都表明没有哪一个疫苗的保护效力是100%。出现接种新冠疫苗后仍感染的情况,公众其实不必过于紧张。

  接种疫苗后感染原因未有定论

  “新冠病毒一直在刷新人们的认知,很多事情还需要深入研究。”科兴生物相关负责人刘沛城说,比如很多人也在疑惑为何以色列接种率那么高,发病病例仍不少。

  打了新冠疫苗,究竟还会不会感染和携带新冠病毒?人类正在不断地探求真相。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秘书长王小宁解释,一项新近发表的科学研究通过严谨的动物实验表明,中和抗体“挡住”了病毒走进肺脏,但却“挡不住”它走进鼻甲,该研究提示接种疫苗并产生中和抗体的人依旧有可能成为隐形感染者。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科学家们还没有定论。王小宁认为,基于现有认知,鉴别人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仍旧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疫苗可有效阻止轻症转重症

  “保护率只是疫苗临床研究上的一个阻断感染的量化标准,并没有全面反映疫苗对疾病进程的效应。”王小宁说,新冠疫苗最重要的现实价值在于其可以最大限度阻止轻症转重症的发生。如果重症发病率大幅降低,病死率随之降低,新冠肺炎就与普通流感的临床危害差不多了。

  “人体健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王小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一宣传疫苗效果就只关注“保护率多少、百分之多少的人不感染”,实际上是舍本逐末,还应该分析其对患者本身、治疗压力的影响。

  “有效阻止轻转重”在多次的疫苗临床试验中已被证实。对已经获批有条件上市的科兴新冠疫苗的数据分析显示,该疫苗对重症的保护力为100%。刘沛城对记者解释,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出现的重症、住院病例全部发生在注射安慰剂的对照组,而注射疫苗组未出现重症、住院病例。

  可以说,疫苗接种与否是“微恙”与“沉疴”的分水岭。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与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福奇的线上对话中也指出,现在中国的疫苗产品和美国的疫苗产品都体现出它能够防止病情的恶化。

  不仅是新冠疫苗能有效阻止患者病情由轻症转重症,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都有这个作用。在对基层的走访中,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何琳发现人们对疫苗的这一特性并没有加以充分利用,“例如,对于慢阻肺、糖尿病等慢病病人,秋冬季应打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避免‘雪上加霜’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何琳说,而实际情况却是,村医并不知道疫苗有这个作用,而是等“坏结果”发生了才去治疗。

  消除信息不对称让人们更懂疫苗

  新近出现的这例感染患者让人们对接种疫苗的有效性产生了疑虑。如何解决疫苗在研究人员和公众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呢?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任顾建文表示,鼓励第三方平台依托国家疫苗科普资源库开展形式多样的疫苗科普、社群互动、分时预约和健康随访等创新服务,让“走心”科普跟着随访“走下去”。

  除了科普,还可以通过可视化、可追踪等先进手段,消除信息不对称。

  顾建文认为,应加紧探索“电子免疫通行证”的国际化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统筹组织第三方认证,并动态管理受种者的个体免疫防护效果,将有关数据融入健康码和适合老人及智障人士的非电子通行证系统。

  “电子免疫通行证是一个集疫苗科普、接种、有效免疫力管理于一体的国家大数据平台。”顾建文解释,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接种管理、统一接种人ID,统一接种后健康随访及不良反应报送的数据标准;由国家药监局落实《疫苗管理法》要求,推动每一支疫苗的全流程追溯及追溯信息公众可查询;依托疾病控制中心、各级医疗机构建立第三方权威抗体检测机构,通过数字化动态全程管理监控个体有效免疫力。

  随着人类与新冠病毒和疫苗在真实世界里“交集”的增多,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以及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将为人类提供更丰富的研究方向,并让新冠疫苗成为大众都能理解接受的事物。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