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制出非天然辅酶合成酶中国科学报 2021-04-15 作者:卜叶 王雪颖 |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宗保团队在非天然辅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制出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合成酶和NCD自给型微生物细胞,并成功用于构建高选择性物质代谢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细胞内不可或缺的辅酶,广泛参与代谢等过程,因此改变NAD水平导致的生物学效应难以预测。为突破调控天然辅酶的局限,赵宗保团队致力于基于非天然辅酶的合成生物学研究。
该研究以烟酸单核苷酸腺苷酰转移酶为模板,半理性设计并改造其底物烟酸单核苷酸和腺苷三磷酸的结合口袋,获得偏好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和胞苷三磷酸(CTP)的突变体,即NCD合成酶(NcdS)。该团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NcdS,实现利用内源的CTP和NMN合成NCD;通过强化前体合成步骤,胞内NCD含量可超过天然辅酶,达到5.0毫摩尔/升,获得NCD自给型平台菌株。此外,该团队还通过表达NCD偏好型苹果酸酶和D—乳酸脱氢酶,实现NCD介导的L—苹果酸高选择性转化为D—乳酸。
该工作为细胞内合成非天然辅酶奠定了基础,为后续合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2357-z
责任编辑:刘鑫嵘
上一篇:一倒了之,日本核废水影响几何?
下一篇:请查收!黑洞“数据宝库”来了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