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发成功-271℃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中国科学报 2021-04-19 作者:陈欢欢 |
4月15日,由财政部支持、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项目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具备了研制液氦温度(零下269摄氏度)千瓦级和超流氦温度(零下271摄氏度)百瓦级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将可满足大科学工程、航天工程、氦资源开发等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
液氦温度低至-269℃,是深低温区最重要的低温源。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是航空航天、氢能源、国家大科学装置等战略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础平台。但是,越往低温推进,制冷技术难度、成本、功耗都呈几何级数上升。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我国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全部依赖进口,关键核心部件以及用于特殊领域的专用制冷装备国外对我禁运。
中科院理化所在几十年低温技术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洪朝生、周远两代院士和四代低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经过五年多的拼搏奋斗,在液氢温度(零下253度)制冷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制出了技术指标为2500W@4.5K和500W@2K的大型氦制冷机。
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包括大型低温制冷系统整机设计体系构建及控制技术、系列化气体轴承氦透平膨胀机技术、大型超流氦负压换热器技术、大型高效氦气喷油螺杆压缩机技术、高稳定性离心式冷压缩机技术、大型复杂低温制冷系统集成与调试技术等。
该项目“边研究、边应用、边转化”,实现了百瓦级大型制冷机成功应用,包括用于宁夏盐池液化天然气闪蒸汽提氦项目,初步打通了我国氦资源开发的技术链条;应用于直线加速器;出口应用于韩国核聚变大科学装置(KSTAR)等。
项目的成功实施,还带动了我国高端氦螺杆压缩机、低温换热器和低温阀门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一批高科技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相关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低端到高端的提升,在我国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分工明确的低温产业群。
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稳定性离心式冷压缩机技术和兆瓦级氦气喷油式螺杆压缩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换季时节,别让你的身体掉队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