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全力护航天和核心舱环球网 2021-04-29 作者:刘扬 樊巍 王雪姣 郑梦雨 |
4月29日,海南文昌发射场,在长征五号B遥二火箭的搭载下,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正式拉开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序幕。在本次“天和”核心舱任务中,中国电科首次打造了新一代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全力保障任务圆满成功。
航天测控通信作为航天器升空后与地面的唯一联系,可实现对航天器(飞船、空间站等)的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是航天器的“生命线”。
作为我国测控通信系统主体研制单位,在“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中,中国电科在陆上测控站、海上测量船、中继卫星系统中,从不同维度编织了一条覆盖海、陆、空的通信测控网,实现100%的测控通信覆盖率,并首次应用了第三代“综合化测控体系”。
“从1999年为‘神舟一号’任务研发第一代测控系统,到这次的‘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我们全程参与载人航天工程历次发射任务,并研发建成了第三代‘综合化测控体制’,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中国电科技术专家柴霖介绍,本次“天和”核心舱任务应用的第三代“综合化测控体制”具备多重组、深综合、全国产、高可靠4大特点。
“多重组”是指设备各个环节都可以交叉组合。柴霖介绍,测控通信系统由天线、信道和基带组成,采用了资源重组的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大大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任务可靠度。
“深综合”是指新一代测控设备既有传统测控功能,又有高速数据传输功能,可实现两类数据融合传输,大量节省资源。更重要的是,综合化设备如智能手机一样,可支持在一套航天测控通信设备中同时安装多个APP(应用程序),不同信号形式、工作模式、技术体制的功能可以同时或分时使用。
同时,在新一代测控系统中,从软件到硬件,从基础元器件到整机、系统,已实现100%国产化,稳定性、可靠性显著提高。
此外,为更清楚获取“天和”核心舱飞行姿态,中国电科对卫星通信系统进行升级,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将卫星通信能力提高了最高达10倍,首次建设了TDMA组网信道设备,使得任务组网更灵活,节省超50%的卫星资源,大大增强了任务数据传输能力。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