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刃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科技日报 2021-05-13 作者:付丽丽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气象,被誉为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

  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比为71%。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是人类生活必须长期面对的主题。有数据显示,得益于科技不断进步、对大气科学等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气象灾害预警水平有明显提升,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明显下降,直接经济损失降至1.1%。

  局地、突发自然灾害 预报手段仍欠缺

  “几十年来,经过各界共同努力,我国防御自然灾害工作取得诸多成效,但尚存在一些问题。”12日,在中国气象局主办的气象科普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

  作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领域专家、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李泽椿和团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解决了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报难题。

  在他看来,当前,科技部门对大的气象灾害形成了一定的预报预警能力,但对局地、极端、突发强对流天气等形成的自然灾害,预报手段仍有缺失性。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我国乃至世界有众多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尚未解决,大气演变的复杂性,多学科、多技术融合等问题尚未理清,总体预报预测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气象灾害频发,不仅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电网、铁路航空等部门带来严重影响。如刚刚发生的江苏南通极端大风事件,造成11人死亡。

  李泽椿表示,各部门对天气预报的需求各有特点,灾难面前,社会各个层面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默契配合尤为重要。目前,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的综合一体化防控机制尚未形成,“政府主导、发动群众、社会协作”尚未形成防灾减灾应对合力,统一标准的、科学的与人文社会的共享数据库也没有形成,妨碍了科学分析和决策。

  关口提前 立足预防

  近些年,李泽椿重点关注的气象灾害正越来越“小”,其中包括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2015年“东方之星”事故、2016年盐城北部龙卷风等。

  如何减少局地、极端、突发强对流天气等形成的自然灾害损失,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

  李泽椿认为,关口提前、立足预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其中,“防”的关键,是提高基于科学规律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气象预报为什么难以做到绝对准确?李泽椿指出,从科学上讲,天气变化是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5大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类对各大圈层的认识还很有限。其中,中小尺度、极端、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等的监测预警更是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以此为基础建立的预警发布机制,难以给灾害防御和应急提供充分的时间准备。

  “‘十四五’时期是打基础的关键期,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统筹规划,多学科科学家联合攻关,目前国家正在推动的地球模拟系统研发就是契机。”李泽椿认为,预报预警能力不断提高,加上物质的准备、政策的应对和救援力量的组织,就达成了“立足预防”的目标。再以此为第一环,让风险评估、应急响应方案制定、抗灾救灾、社会协同等环环相扣,最终才能建立综合、统一、工程化且长期稳定运行的自然灾害防控体系。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