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水利科普基地将达50个

科普时报 2021-05-16 作者:唐婷

  记者5月7日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关于加强水利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日前正式印发。意见指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积极传播人水和谐科学理念,拓宽科普领域,夯实科普载体,创新科普形式,创作科普精品,普及水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公民水科学素养。

  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水利改革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利科普体系,公众节水护水意识和水科学素养显著提升。完善科普激励机制,形成稳定的水利科普资金投入渠道,推动建立科普效果评价机制。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认定50个水利科普基地。加强科普供给,创作一批贴近公众、科学实用的水利科普作品,出版20套科普丛书、音像制品。强化融媒体传播效应,打造10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水利科普活动品牌。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优秀水利科普工作者,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及志愿者达5000名。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提出了强化水利科普供给、开放共享水利科普资源、推动建设水利科普基地、创新水利科普方式手段等多项重点任务。意见要求,坚持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多种方式呈现,创新水利科普方式手段。在积极推动读本、视频、挂图类传统科普作品产出的同时,鼓励应用VR、AR、MR等新技术,打造一批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质水利科普精品。

  完善激励机制是做好水利科普的重要一环,意见强调,建立健全科普工作激励机制,调动水利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积极推动在水利科技项目中创作形成科普内容,将其经费单独列支。充分发挥大禹奖等各级水利科技奖励中科普类奖项的激励引导作用,在水利科技创新基地评估中明确科普要求,在职称评审等工作中提升科普成果的赋分权重,探索开展科普效果评估机制,鼓励各方产出更多优秀水利科普成果。对在水利科普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扬和宣传。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时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