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加持,地震预测不断向成功逼近

科技日报 2021-05-21 作者:何亮

  天气预报与地震预测,一个巡天,一个观地。前者已实现分辨率在亚公里至亚米级的可靠性观测,而后者至今仍是世界科学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

  地震果真不可预测?非也。地震具有可预测性,因为地震发生的机理和过程符合自身的物理与动力学规律。只是,预测的理论方法和操作手段难度极大。

  5月11-13日,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以“大陆性强震孕育发生的物理机制及地震预测探索”为主题的第700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共商地震预测,探索新技术条件下地震孕育的机理研究和预测方法。

  上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板块构造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全球及中国周边地震的分布与成因,但无法解释在中国大陆内发生的大地震。

  要知道,中国大陆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在此发生的地震不处于任何主要板块的边界上。因此,如何建立中国区域内的活动地块理论成为了解中国境内大地震的关键。

  作为“973”计划启动的首批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项目提出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科学假说”,初步解释了活动地块对中国大陆强震的控制作用,我国大陆已有记录的浅源地震中,80%以上7级以上地震、100%的8级以上地震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在强震危险性判定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并形成“活动板块模型1.0”。

  “过去20年,‘活动地块模型1.0’经受了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的检验,近20年所有7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引领了我国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科院院士张培震表示,随着新技术在地震科技中的广泛应用,潜在颠覆性技术的出现,计算地球动力学工具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活动地块模型应用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对现有模型改进完善十分必要。

  张培震院士表示,从防灾减灾事业长期发展和地震科技支撑迫切需求出发,需要加强在新技术条件下对“大陆强震机理和预测研究”的顶层设计。通过国家重大科学计划牵引,面向地震预测应用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集成对地震事件过程具有物理意义的综合认知,进而推进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技术水平,探索地震监测预报业务现代化和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模型的不断优化升级是实现地震科学预测预警的双轮驱动之一,另一个轮子则需要大数据的“加盟”。

  “基于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规律,利用现代观测手段和积累的海量数据,借助高性能计算能力,集成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大规模计算,实现对大地震长、中、短、临渐进式的实用化预报。”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科院院士石耀霖描绘着“地震数值预报”的应用前景。

  石耀霖院士表示,地震数值预报既要重视基础研究、规划长远发展;也要急地震工作所急,开展渐进式长、中、短、临预报实用化探索。

  目前,石耀霖院士团队正尝试将机器学习方法引入地震预报研究,通过神经网络探索中长期地震预报。而国外已经有一些通过机器学习对地震波动资料进行分析,并开展地震预测研究,不断向真实地震预报推进。

  “小地震反映了应力场的变化和地震活动性的变化,地震波动包含了丰富的所经路径的岩石状态的信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方法,挖掘地震波内的丰富信息,应该是值得探索的方向。”石耀霖院士说。

  中国和世界迄今在地震预报方面只取得了很少量的成功,距离攻克实用化的地震预报目标还相距遥远。石耀霖院士表示,今天在物理思想指导下开展集成模型与数据驱动的中期和短临地震数值预报研究,有可能逐渐逼近成功的长、中、短、临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