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经济日报 2021-06-10 |
▼ 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新华社记者 才 扬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人牢记殷殷嘱托,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向“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转变,努力实现航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中国航天人牢记殷殷嘱托,坚定航天报国志向,坚定航天强国信念,向“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转变,努力实现航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刻认识实现航天事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的重大意义
航天强国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新的特征,面临新的挑战,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高质量发展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的要求,而是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针对落后地区、落后行业的要求,而是各地区各行业发展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的要求。集团公司党组提出“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目标,就是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系统、持之以恒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难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的航天事业发展道路,不断书写中国航天事业的崭新篇章。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在航天事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一是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不是抽象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是辩证、系统、递进的关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二是体现了对立统一性,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之间具有同一性,目标都是为了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三者相互联结、互为前提。同时也要看到,航天工程作为质量与效率的矛盾统一体,在按节点推进具体工作时,必须坚持进度服从质量,高效率一定是建立在高质量的基础之上的,高效率与高质量通过相互作用实现了航天工程按计划实施。三是体现了质量互变的规律性,持续的高质量保证成功必然带来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的目标正是对高质量、高效率提出的持续性要求,当高质量、高效率达到量的积累就会发生质变,从而实现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目标。
这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由之路。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集团公司要坚决履行强军首责,准确判断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刻认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意义,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为目标,推进导弹武器装备的实战化、体系化、智能化发展,实现航天型号产品和导弹武器装备的高水平创新、高质量研制、高效率生产交付,加速推动航天强国和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以实际行动筑牢国防安全基石,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
准确把握航天事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的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目标,正是基于系统观念提出的管理与发展模式,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三者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
“高质量保证成功”是基础和前提。对航天事业而言,成功是永恒的主题,没有成功就没有一切。无论到什么时候,保证成功都是第一要务,没有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就失去意义,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更是无从谈起。过去的“保成功”是一种被动的工作模式,从“保成功”向“高质量保证成功”转变,就是改变传统的把追求成功作为唯一压倒性目标的观念,利用更科学的管理、更先进的技术、更合理的工具保证成功,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担当的转变。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培育形成的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质量文化,已成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在此基础上,现代航天工程管理实践告诉我们,高质量保证成功就是要“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倡导“一次成功就是最大的节约”。
“高效率完成任务”是方法和手段。高效率就是要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效率完成任务”承上启下,是实现高质量的必然结果,也是追求高效益的重要基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打赢一场现代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装备应急批产和持续供应能力,只有高效率完成任务,才能有力支撑军队战斗力提升。对于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一旦错过发射窗口,就无法高效率完成任务,高质量保证成功就无从谈起,更无法实现高效益的目标。从“保交付”向“高效率完成任务”的转变,反映出我们既注重结果,更加注重过程。确保“高效率完成任务”,必须继承创新系统工程管理,强化进度控制,运用先进的工具方法,大力推进产品体系化、数字化,建立适应高密度发射、高强度交付的研制模式,打通设计和生产的数字化协同,快速提升组织能力和队伍能力,满足研制生产的任务要求,实现航天型号产品和武器装备的高水平创新和高效率交付。
“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是目的和目标。高效益不仅是经济工作,更是政治责任。作为社会经济组织,集团公司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讲求经济效益,最大、最优地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无论是深空探测、载人航天等工程任务,还是重型运载火箭立项研制,都要科学统筹,实施精细化管理,控制投入,扩大产出,实现效益最大化。在这方面,过去强调“保增长”,更多的是关注企业完成经济指标,从“保增长”向“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转变,体现的是对使命担当的认知深化。我们既要抓质量也要抓效率,既要抓进度也要抓成本,既要抓任务也要抓效益,要将成本管控融入科研生产管理的全流程、全要素,加速技术经济一体化,推动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有机协调,才能实现“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目标。
筑牢航天事业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的奋斗基石
自然界的春天是等来的,航天事业的春天则是奋斗出来的。走进新时代,我们要牢固树立“高质量保证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务、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的发展目标,用奋斗豪情担当起时代的重任。
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凝聚共识。实践证明,惟有成功才能专注发展,惟有奋斗才能实现发展,惟有创新才能持续发展。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是发展目标,“三个惟有”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手段。这一共识,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航天实践结合的产物,是新时代航天人运用矛盾论、实践论,准确把握航天事业发展规律的产物,是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传承老一辈航天人优良传统,实现与时俱进、时代创新的产物。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三者辩证统一,层层递进。“高质量保证成功”是底线,“高效率完成任务”是标线,“高效益推动航天强国和国防建设”是高线,我们要守好底线、超越标线、奋进高线。
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指导实践。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必须做到工作一流、过程一流、成果一流。“工作一流”,即确保载人航天、火星探测、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天重大工程任务圆满成功,在进入空间、利用空间、探索空间的能力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过程一流”,即做到立项论证、方案设计、试验验证、生产制造、定型评估、服务保障等各阶段的全过程受控,以先进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细、精准上下真功夫,实现“同样质量的工作,用时更少”“同样质量效率的工作,投入资源更少”“同样的资源投入,获得产品的质量效益更大化”。“成果一流”,即建成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有力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推动我国到2045年率先在航天领域实现强国目标。
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引领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们要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打通基础和应用研究、型号研制和工程应用的创新链路,加快实现航天型号向体系化发展、实战化应用、业务化服务转变,不断增强航天产品高质量供给能力、高可靠保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目标导向,瞄准瓶颈短板,努力突破太空安全、新型装备、深空探测、卫星互联网、重型运载火箭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水平,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科技创新 动力澎湃
下一篇:步伐坚定奔向星辰大海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