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低龄化趋势明显?家长们不要错过这个关键时期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21-06-11 作者:刘子若、渠晓辉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近视人群呈快速增长趋势,青少年更是近视的主要人群。如今,随便走进一间教室,戴眼镜的孩子可达半数甚至更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

  

  近视是如何发生的?

  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或近亲之中有高度近视患者,那么青少年在发育过程中患近视或度数增长的可能性会高一些。

  2、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长时间、近距离、超负荷用眼,都会增加近视的可能性。实验表明,缺少自然光照的户外活动、长时间呆在家里,都会增加近视的几率。

  3、电子设备诱导:除了传统纸质书籍外,过度使用电子书、平板电脑、手机等,也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因素。

  不要错过0~6岁防控关键期

  那么,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呢?

  首先,儿童应在3岁之前尽早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因为大部分孩子刚出生时是轻中度远视,随着年龄增加、眼球发育,眼睛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尽早采取措施,以便控制眼睛出现近视等情况。这是预防近视的一种基本方法。

  第二,屈光发育档案建立后,要进行追踪观察,每半年可以进行一次检测,易感者可以每四个月检查一次。

  第三,早筛加早干预,防止近视的发生或度数增长速度过快。3~6岁到整个小学阶段是近视防控的关键时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特征,如眯眼、仰头或侧头看东西、看电视不自觉地靠近电视机、抄写作业不够清晰等,如果发现类似情况,应尽早验光。

  眼睛近视了怎么办?

  对于已经近视的人而言,成年人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如全飞秒去改善近视问题。对于中老年人,要做好近视的矫正,还要做好对眼睛的全面呵护,减少视觉疲劳。

  日常生活中,多参与在自然光线下进行的户外活动,比如每周7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有助于防控近视。另外,还可以进行光学干预或药物干预,个性化选择,根据医生的建议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防控手段。如果确实需要用药,比如低浓度阿托品这一类,要遵医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科普在近视防控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科普不到位,人们在没有掌握科学的情况下,盲目相信或盲从一些“偏方”,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效果。因此,科普工作者应该将科学防控近视的方法,以大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现在的“近视三大宝”,还有一些志愿者到学校、社区做医学科普,都非常有意义。

  受访专家: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医院(上海五官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周行涛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