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高歌东方红——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 中国科学技术馆 2021-06-25 |
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赫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卫星的国家,大大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也树立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东方红一号”卫星出色地完成了当时预定的任务,也为中国航天事业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大任务目标: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1965年8月2日,中央专委正式批准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立项,同时提出卫星总体技术方案括为“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
上得去-保证卫星能进入预定轨道。
“东方红一号”卫星重达173千克,通过“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至指定位置。
抓得住-不管气象情况如何,都能对卫星跟踪测量。
采用光学跟踪和无线电跟踪技术,以及国际上刚刚起步的多普勒跟踪测速技术对“东方红一号”卫星进行跟踪测量。
听得到-让人们能够通过普通收音机收听到卫星发送的声音。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音乐先由自带的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产生并发送到大型地面接收站,在接受并解码后,由广播电台转播。
看得见-在地球上的观测人群能用肉眼看见卫星。
末级火箭上装有一个“观测裙”,展开后变成直径近4米的反光球,紧跟在卫星后边,配合其独特的72面体结构,能够帮助人们很快观测到“东方红一号”。
人们怎样收听到《东方红》?
宇宙是真空的,并没有传声介质,那么当时的人们怎么听到《东方红》乐曲呢?
“东方红一号”卫星仪器舱中最核心的部件就是乐音发生装置和短波发射机。乐音发生装置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音色演奏《东方红》乐曲的前8个小节,连同卫星遥测信号一起,由同一个短波发射机交替发送。
为进一步减轻卫星重量,短波发射机以3.5瓦的低功率,以20.009MHz的频率向地面发射信号。大型卫星地面接收站采集信号后,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送,这样,人们就能够通过普通的收音机收听到《东方红》,“听得到”的目标得以实现。
东方红简史
技术探索阶段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首任院长,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创建。
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地球卫星。”7月-8月,中科院成立581组和第一设计院。
1960年9月,T-7型探空火箭发射升空,我国火箭探空技术逐步发展成熟。
1960年至1966年,完成P-2导弹单的仿制,自主研制的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先后试验成功,为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研制奠定坚实基础。
计划与决策阶段
1964年12月,赵九章致信周恩来总理,建议尽快全面规划中国人造卫星问题。其后,钱学森向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提出“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
1965年4月,国防科委形成《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提出在1970年到1971年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5月,中央专委作出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决定,代号“651°。
1965年10月至11月,中国科学院召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和工作安排会议”(“651”会议),初步确定了卫星方案。
1966年5月我国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DFH-1),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CZ-1)。
研发与发射阶段
1967年12月,孙家栋等18名技术骨干支援组建第五研究院,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1968年2月,第五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
1970年4月1日,长征一号火箭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运抵酒泉卫星发射场。周恩来总理听取发射准备情况后,16日批准火箭和卫星转往发射阵地。
1970年4月24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批准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44秒,长征一号火箭点火升空。
1970年4月24日21点45分23秒,“东方红一号”卫星入轨。
1970年4月24日21点50分,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了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播送的《东方红》乐曲,声音清晰宏亮!
责任编辑:王超
下一篇: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