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选择,我还会加入中国航天光明日报 2021-06-26 作者:张亚雄 |
【时代精神耀香江】
6月25日,由国家多个航天项目总指挥和总设计师组成的团队继续走进香港中学校园,与香港中小学生进行交流。浩瀚的宇宙、飞天的梦想、航天人铿锵奋进的铮铮誓言在令人震撼的旋律中完美呈现,也让现场观看航天发射视频的学生深受感动。
上午9时许,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一行来到香港培侨书院,受到现场300多名中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孩子们在学校大礼堂整齐列队。
龙乐豪进场时,长长的红毯两边学生掌声不断。随后,校方在礼堂内举办了简朴隆重的欢迎仪式,学生仪仗队现场升起了五星红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王亚军部长向培侨书院赠送“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模型。同时,香港培侨书院的孩子们也收到了一份航天大礼包。
“火箭是什么”“火箭如何升空”等话题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和关注。“今天我就和你们聊聊天吧,聊个四五十分钟的。”龙乐豪说,因为今天到现场听讲座的会有小学生,怕孩子们听不懂,昨晚特意连夜改了PPT。
“地球是个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躺在摇篮里。”在香港百年名校皇仁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与同学们交流人类探测浩瀚宇宙的伟大梦想。讲座开始前,来自多所中学的学生代表就端坐在礼堂,准备聆听戚发轫的讲座。
“当航天探索遇到困难时,是什么信念让您克服困难的?”在皇仁书院的讲座现场,一位女同学向戚发轫提出问题。“我爱航天事业,这个信念也是我的动力,它能克服任何困难!”戚发轫说,自己的老家在大连,从高中时起自己就下定决心要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
“中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香港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以“仰望星空 北斗璀璨”为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了国家航天科技发展的光辉历程。
“现在的成果凝结着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心血,饱含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本色。”活动现场,有学生问起谢军如果还能再选择一次职业,还会不会再进入航天领域。
“加入航天事业还是很幸运的。如果大家真的在工业设计、工业建造领域有志于献身高科技领域,非常欢迎。”谢军说,“再选择,我还会加入中国航天。”
(本报香港6月25日电 本报记者 张亚雄)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光明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