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 我国推动设立科普专业新华网 2021-07-08 作者:温竞华 |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设立科普专业,推动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此次纲要明确了具体目标: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
为实现上述目标,纲要部署了一系列提升行动和重点工程。在提升基层科普能力方面,我国将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
同时,提高教师科学素质,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推动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
此外,纲要还提出,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深化高校理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科学基础课程建设,加强科学素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中国科协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牵头职责,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上述举措有效落地,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强化科普供给,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