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藤村:打造红基石党建服务中心,为乡村振兴带来新风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1-08-23 作者:文明乡里


 

乡村振兴如何做?不同的村子都在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探索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位于广东佛山市乐从镇的水藤村,走出了一条在党领导下的自我探索之路。

325国道从水藤村的北面贯穿而过,给它带来了便利的交通,加上它跟国际家具城相连,在辖区中还有水藤国际木业材料市场,龙威家具材料城和东鸣国际家具城等,顺势发展家具产业,兼顾发展服装产业,2010年水藤村的工农总产值就大约4.25亿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致富村。

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思想上的问题,比如文化信仰的动摇,淳朴民风的缺失,以及物质发展和精神文明不均衡等问题,是水藤村在乡村振兴路上遇到的难题。

在村党委的商议后,决定以“党的力量”来引领和承托乡村振兴的重任。通过党建来引领方向,用文化来汇聚力量。最终,水藤村在2018年开始建设党群服务中心,5000㎡的水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党群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名为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水藤村的村民喜欢简称它为“红基石”,红,是党的颜色,代表党的引领;基石,有基础和承载之意。

水藤村的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以“1+1+N+N”的模式来运营,即一个核心、一个党建基地、N个社会组织和N种组织服务。通过这个模式,以最大的力量来联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在党的力量引导下实现乡村的振兴。

在红基石建立之前,2014年水藤村就成立了党群先锋队来收集村民的情况和意见,到2020年已经发展有党群先锋队员369人。以村里的党员和党群先锋队为主要成员来管理水藤村的事务。首先,按照“横向分片,纵向成链”的策略,把全村划分成为了4大片,通过党委管片长、片长管党群先锋队小组长、小组长管理党群先锋队队员来实现网格化的全方位管理。

多年来,通过党群先锋队在全村已经开展了一百一十多次的人居环境大整治活动,在党群先锋队的带动下,水藤村的马路干净了,环境漂亮了,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红基石中还成立了很多的社会组织,比如咏春拳、粤曲团、舞蹈班、烹饪班、书画班、亲子活动课等等,通过这些来丰富村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把村民的精神文明提升上来。

水藤村还响应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号召,努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而提高全村的文化软实力。如今,走入水藤村,河道交错,阡陌纵横,依然保留着许多这里曾经以桑蚕渔业为主的岭南水乡的古迹,比如永锡堂、孔皆堂、玉麟桥、萃思堂、孝思堂、宏泽堂、古镇桥、东高书塾、竹桥、炮楼、蚝壳墙、百年龙眼树等,每一个地方都代表了过去在这里留下的时间印记。

如今,水藤村依据原有的顺德四座烈士纪念碑之一的水藤革命烈士纪念碑,现在打造的红基石党群服务中心和红基石党建公园等农村党建标杆,希望连片打造、以片带面,发展一条以党建文化参观为主的旅游路线、或者是一个党建文化综合教育平台,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水藤村的最终愿景是,走出一条全面立足本村实际,以文化振兴为突破,以产业振兴为支撑,以美丽乡村为底色,从党建、文化、治安、环境、福利五个方面走出一条“文化自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特色乡村治理之路。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