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型转红光功能薄膜助力温室蔬菜增产中国科学报 2021-08-26 作者:李晨 |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量子点技术转红光的功能性薄膜,可实现大棚内光质的优化,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工程学报》(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论文作者郑胤建博士介绍,转光薄膜是“光学农业”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大棚转光农膜的构建需要有良好耐候性、优异转光特性的农膜转光剂,其中碳点类发光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光学性能、水溶性及低生物毒性,成为该研究方向的热门材料之一。但是,至今报道的大部分碳点材料在阳光照射下均存在光衰或光分解现象,严重限制了其在农业薄膜领域的应用。
为此,研究团队首先采用邻苯亚胺和盐酸多巴胺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红光碳量子点(RCDs),能够吸收紫外光和黄绿光,发射550-800 纳米的红光,量子效率高达78.3%。通过EPR、FT-IR、XPS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技术,揭示了红光碳量子点的荧光主要来源于碳量子的表面态发光,证明了红光碳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是由于其表面被氧化所致。
研究团队提出了对应的抗氧化策略,获得了抗拉伸性能良好且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抗氧化RCDs/PVA转光膜,实现了黄绿光向红光的转光。与空白薄膜相比,该RCDs/PVA薄膜能促进绿豆芽生长。实验结果表明,经该转光薄膜处理的绿豆芽植株鲜重增加10.4%、干重增加13.9%、叶绿素a的含量增加7.1%,红光碳量子点作为转光剂形成的抗氧化农用膜在温室蔬菜栽培中具有明显增产潜力。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j.2021.131653
责任编辑:刘鑫嵘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