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它会用16根手指为你洗头科普中国网 2021-08-31 |
老了,机器人伺候你,够不够酷 |图虫创意
作者 | 之江实验室
二胎政策还没热乎,最近三胎政策紧接出台。国家对于人口老龄化态势不可谓不重视。不过,随着就业压力、职场压力越来越大,新一代年轻人丁克的意愿仍是越来越强。
如果将来真的劳动力不足,导致医护人员紧缺,咱们这代人的“养老”困境如何解决?别说,人工智能已经未雨绸缪了。
作为“老龄化先驱”,以及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日本在这方面可是捣腾出了不少新鲜玩意儿。光是看图片,emm,有那味了。
语音陪伴:会唱歌的“好奇”熊
日本松下设计的真心香里园养老院,在内部餐厅中摆设了一个名叫“好奇”的玩具熊,身高约40厘米,外观可爱,功能丰富,深受该养老院老年人的喜爱。
这款玩具熊拥有超过2000个词组,能说出至少360句不同的语句,会唱多种日本童谣,随时给身边的人逗乐子。
另外,它还能出谜语和计算简单的数学题,没事跟它一起做一个脑力小体操,听着真不赖啊。
“保姆机器人”成为不少敬老院的“明星”。|网络图片
帮你洗头:16根手指的“洗发哥”
同样是松下公司研制的洗发机器人,拥有两条机械式手臂,每条手臂拥有8根手指,在机体部分还安装了一个头盔形部件,以方便服务。
在实际使用中,只要人将脸部朝上将头伸入该装置,它就会自动触发扫描装置,并将扫描得出的相关信息储存在数据库中,指示后续的行动,十分贴心。
洗发机器人旨在服务舒适,清洁到位。|来源网络
给你喂饭:行动灵活的“My Spoon”
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日本Secom公司研制出第一款喂饭机器人,被命名为“My Spoon(我的勺子)”。
当使用者通过控制杆发出指令后,这款机器人便可用叉子叉起食物,然后喂到他的嘴边。如果是软性食物,它就会使用勺子。
当使用者吃完食物后,它会及时收回叉子,以免让使用者受到伤害。在它的帮助下,动作不便的老年人或是不能自理的孩童,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照顾。
“叉勺”灵活切换的“My Spoon”。|来源网络
情感陪护:能治痴呆症的“小海豹”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研制的疗愈机器人Paro,是一款情感陪护机器人,身高约55厘米,重量仅为2.5千克,与新生婴儿大小相当,有着小海豹一样的外形,看起来同毛绒玩具很相似。
它身上装有很多感应器,具有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功能,在白天、晚上会呈现出不同的活力状态,还可以记忆、模仿多种人类动作。据说Paro的这些功能,对痴呆症患者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专业人士解释称,Paro的作用就是在效仿动物辅助治疗的办法。通过肢体接触,唤醒病患过去养育子女、饲养宠物的记忆。
然而,倘若使用活体动物进行治疗,可能会咬伤患者,甚至导致患者感染疾病等。所以用Paro代替动物的办法,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可爱的Paro,在痴呆症治疗方面深受关注。|来源网络
助你行动:“专业对口”的康复机器人
现有的康复机器人,按照针对躯体的部位,可分为上肢机器人和下肢机器人。按照其自身具有的功能,又分为康复训练型和辅助行走型两种。
康复机器人的目的,是简化传统“一对一”的复杂治疗过程,用以代替或辅助康复治疗师。
目前,多自由度的牵引式/悬挂式康复机器人,是众多康复机构配备的主要类型。但近年来,在此基础上技术升级的可穿戴康复机器人,即外骨骼机器人,亦应用广泛。
悬挂式/牵引式康复机器人。|来源网络
外骨骼机器人将移动计算、传感、融合、控制、信息等多种不同技术进行融合,通过可穿戴的方式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尤其是在疗养、康复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具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它可以有效地辅助治疗具有行动障碍的患者,也能够对自闭症类群、多动症等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未来还将在孤独老人陪护、推迟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等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外骨骼机器人,可穿戴的贴身助手。|来源网络
除了这些专用机器人,其实人工智能早已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手机里的Siri、小爱同学,购物网站的自动推荐、新闻网站的个性化推送系统,相机美颜,人脸识别等等,都是人工智能。
目前,人工智能相关应用飞速发展,可以想见,在未来它们必将无处不在。
文章摘编自《探路智慧社会》,之江实验室出品。
探路智慧社会
之江实验室 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5月
99.00元
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研究中心集体出品的、关于“人工智能社会治理实践与研究”的前沿性科普性读物。
书中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详实生动地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就业、教育、医疗、交通、养老、文化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重点关切内容和实施路径。
在综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社会治理研究的全球协同性进行了展望。
经典、前瞻、予人启发。想了解更多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翻开《探路智慧社会》,带你提前看见未来。
责任编辑:王超
下一篇:食盐为什么容易结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