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尿急、尿不尽!膀胱也有“多动症”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21-09-07 作者:王伟 |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小儿有多动症,这是一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活动过度的心理障碍,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常常在听课、做作业或其他活动时注意难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还有活动过多,经常显得不安宁,手足小动作多,不能安静坐着,在座位上扭来扭去,难以从事安静的活动或游戏,所以称为多动症。
殊不知,膀胱也有“多动症”。临床工作中碰到不少被误认为慢性尿路感染的膀胱“多动症”患者。这些患者多年来一直有尿频尿急的症状,一直以为是慢性尿路感染,有时尿中会查到白细胞阳性,但更多的情况下结果是阴性。患者经过系统抗感染治疗后却没有效果,仍然存在尿频、尿急,严重的时候还会发生尿失禁。
经过检查,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考虑不是尿路感染,而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简单来说就是膀胱平滑肌比较好动,你的大脑没发出指令让它工作,它也会自行工作,发生收缩,产生尿意,导致尿频尿急的症状。在检查确认使用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会给这类患者开具M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这类药物能抑制膀胱平滑肌的收缩,患者使用这种药物后,尿频、尿急的症状能得到好转。
尿频
正常人日间排尿一般为4~5次,夜间排尿0~1次,排尿次数超过这个范围即为尿频。尿频分为生理性尿频和病理性尿频。在大量饮水、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引起的尿频,属于生理性尿频。下列情况则可引起病理性尿频:(1)炎症性刺激:泌尿系统感染时,膀胱黏膜的敏感性增加使尿意中枢一直处于兴奋状态。(2)机械性刺激:膀胱内的异物、肿瘤、结石等对膀胱黏膜的机械性刺激可引起尿频。(3)膀胱邻近器官刺激:急性阑尾炎、盆腔感染、精囊炎、盆腔肿瘤等疾病均可刺激膀胱引起尿频。(4)膀胱容量减少:真正的膀胱容量减少见于膀胱内的占位性病变(如膀胱肿瘤和结石)、膀胱外的压迫(如腹腔的肿瘤、妊娠的子宫)、膀胱的挛缩(膀胱结核),还有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造成的残余尿过多、膀胱有效容量减少。(5)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神经硬化症、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排尿反射紊乱可引起尿频。(6)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由此可见,尿频不只是尿路感染才会引起。
尿急
是指突然产生强烈的尿意而迫不及待地要排尿。尿急发生的机制是膀胱、尿道的神经末梢受到严重刺激,使脊髓排尿中枢的兴奋性超过了脊髓上排尿中枢的抑制作用,或脊髓上排尿中枢的抑制作用减弱。尿急最常见的原因是膀胱(特别是膀胱三角区)及后尿道炎症、结石等,常伴有尿频、尿痛,炎症刺激越严重,尿急也越严重。此外,各种原因引起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逼尿肌反射亢进、没有泌尿外科疾病的焦虑患者亦可出现尿急症状。由此可见,尿急也不只是尿路感染才会引起。
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膀胱内尿液不受主观控制地从尿道内溢出,按发生机制分为以下四种:(1)压力性尿失禁:在咳嗽、大笑、打喷嚏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发生不由自主的尿液漏出,多见于盆底结构松弛的妇女。(2)充盈性尿失禁:下尿路长期慢性梗阻产生尿潴留,膨胀的膀胱达到了顺应性的极限,当尿液增加使膀胱内压超过最大尿道压时,会有尿液不自主的排出,常见于前列腺增生、神经原性膀胱等。(3)真性尿失禁:尿道外括约肌损伤或伴有神经功能失常而不能关闭,丧失了控制排尿的能力,尿液不自主漏出。(4)急迫性尿失禁:在强烈尿急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由自主的尿液排出,有这种情况的患者往往一有尿意就必须立即如厕,否则就会尿裤子,临床上多见于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等。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前面讲述尿频、尿急、尿失禁的病因中,都提到了一种疾病,称为膀胱过度活动症。正常人可以随意控制膀胱,不想排尿时可在一定时间内随意延迟或中断排尿。但是有的患者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并且没有办法憋住排尿,感觉要排尿时就已经来不及了,甚至尿在裤子里,即急迫性尿失禁。多数人认为是患了尿路感染,但到医院检查时,尿常规化验却是正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因为膀胱逼尿肌产生不自主的收缩引起的。
膀胱过度活动症又称不稳定性膀胱、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是指膀胱在储尿期自发或经咳嗽和其他刺激诱发的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根据国际排尿控制学会(ICS)的标准,在膀胱充盈期如果逼尿肌出现非自主性的收缩,强度达到15厘米水柱时,即可认为存在不稳定膀胱。在临床上不稳定膀胱是一种以尿频、尿急和/或急迫性尿失禁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当患者感觉到尿意但尚能控制时,在正常尿道远端括约肌的帮助下可不发生尿失禁,临床只表现出尿频、尿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尿频、尿急和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表现以及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前需要排除急慢性膀胱炎、下尿路梗阻、压力性尿失禁、男性生殖系统炎症等疾病。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伟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