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植物种子万余种

中国科学报 2021-09-15 作者:高雅丽

  9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目前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植物种子达10601种、85046份,占全国有花植物物种总数的36%,全面完成国家批复的长期建设目标,使我国的特有种、珍稀濒危种以及具有重要经济、生态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安全得到有力保障,让快速、高效研究利用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成为可能,也为我国应对国际生物产业竞争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于2007年开始运行,是我国唯一以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存为主的综合保藏设施,也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目前,该种质资源库有植物离体培养材料2093种、24100份,DNA分子材料7324种、65456份,2280种、22800份微生物菌株和2203种、60262份动物种质资源。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副主任于富强介绍,近年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国家战略生物资源的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以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手段,对植物进化、环境适应和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有目的地挖掘特殊环境的基因资源,发明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新技术。

  同时,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率先启动并领衔完成了茶树基因组计划;建成木兰科、苦苣苔科、芸香科、兰科和黑药花科(重楼属)40余种植物的超低温保存方案,其中弥勒苣苔(苦苣苔科)和富民枳(芸香科)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此外,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已通过相关网站,实现了植物学基础信息、资源保藏信息以及保藏现状等信息数据和种质资源实物的共享。

  《中国科学报》 (2021-09-15 第1版 要闻)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