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东海观测站首次观测到18级超级台风中国科学报 2021-09-18 作者:廖洋 王敏 |
近日,今年第14号超强台风“灿都”来势汹汹,引起了广泛关注。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获悉,9月13~16日,从南向北穿过了东海,并在上海临港新城以东海面陷于停滞。在此期间,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共有5套浮标系统先后获取到“灿都”台风过境期间的实时观测数据。
根据数据显示,位于东海海礁附近的06号浮标获取到极大风速为61.8m/s,最低气压为957.7hPa,台风过境期间的最大浪高高度达到10.6m,其中17级以上台风更是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以及中国近海观测研究网络组网以来观测风速之最。
17级以上超级台风,也可称为18级。根据我国2012年6月发布的《风力等级》国家标准,17级的最大值为61.2 m/s,超过这个值国际航海界普遍称为18级,例如1973年琼海发生的那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73 m/s,已超过17级的最高标准,称之为18级。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观测范围是0.0~100.0m/s。
本次“灿都”台风结构密实,核心云团紧密、高速旋转,台风眼清晰细小,是个短小精悍的“子弹型”台风,可快速加强又快速减弱,对浮标的破坏力极强。在此期间,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21号浮标因受台风影响多次发生移位,且移位方向和台风的整体运行方向不同,这同时证明了“灿都”台风高速旋转的特点。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负责建设和运行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黄海海洋观测研究站和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致力于获取高质量、高精度、长序列的实时观测数据,在观测极端天气诸如台风等方面的优势尤其明显。今年5月份,该所对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06号浮标应急大修时将浮标锚系进行了强化升级,确保了06浮标在经历17级以上台风情况下仍能安全在位运行。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