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 怎样吃才健康

科普时报 2021-09-21 作者:夏 普

  八月十五中秋夜,月光如秋水洒遍人间。月亮在这天最圆最明亮,比往常更加富有灵性。是夜,人们要祭拜月神,品尝月饼。吃月饼在人们心中有团圆的意义,象征着家族的团结。若想体现这一寓意,唯有吃得科学,吃得健康才是。

  
  月饼质量巧鉴别
  
  看饼皮。优质月饼外表应酥松完整且不脱落,图案纹印清晰,饼皮不皱缩,色泽金黄,光亮软润,没有僵皮和硬皮,底部圆周无焦斑。
  
  看饼形。优质月饼饼形规整饱满,饼面凸起,饼边周围无缺损、无裂缝,包馅应完整无露馅。
  
  看饼色。优质月饼,饼面和饼底呈纯净金黄色,饼边圆周呈浅黄色。如饼面过白,是火候不足;如有黑焦块,是炉温过高和烘焙过久。
  
  尝饼味。优质月饼口味纯正,甜而爽口,肥而不腻,香而不俗,有月饼特有的芳香及特有的风味,无苦涩味、油污味、酸败味和霉气味。
  
  月饼储存有讲究
  
  月饼的饼馅一般分为软硬两种,软馅中含水分较多,只能保存7到10天左右,而硬馅月饼则可保存1个月左右。盒装月饼,应将盒盖打开,使其通风。另外,因月饼中含脂肪较多,存放时还应注意避光,以防油脂氧化。
  
  月饼要轻拿轻放,尤其是苏式月饼因皮酥松,最容易破碎。如果饼皮脱落,不仅影响外观,而且影响口味、质量,并且易受潮变质。
  
  月饼含有丰富的油脂和糖分,受热受潮都极易发霉、变质,所以一定要将月饼存放在低温、阴凉、通风的地方。一般来说,月饼皮软、水分大、易变质,最好将月饼连带包装盒一起放入冰箱冷藏室,食用前一小时取出,可保证它的口味。
  
  月饼存放时,不宜与其它食品、杂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失去应有的口味和特色。
  
  月饼多食有隐忧
  
  尽管月饼味美可口,营养丰富,但由于其内糖和脂肪含量较高,不易消化,故进食要适量。老年人消化功能较差,而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健全,过食月饼会加重胃肠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泻,所以少吃为佳。至于胃肠功能本来就不好的人,更应注意,不可多食。作为久病初愈者,食欲虽有好转,但消化功能仍然较弱,切莫过量。即使正常人吃月饼亦应有所节制,若暴食过量,就有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出现剧烈腹痛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千万要小心。
  
  月饼属高糖、高脂食品,不少是采用猪油作馅,以下疾病患者应慎食。
  
  糖尿病人由于不能充分利用血糖,食之可造成血糖增高,某些人在食用月饼后还有昏迷危险,尤其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当慎之又慎。
  
  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的人,过食月饼会引起胆囊收缩,胆汁滞留,易致疾病的急性发作或使病情加重。
  
  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患者,饱食月饼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流减慢,不利于脑血管病的康复,并可加重心脏缺血程度,甚至诱发心肌梗塞,要格外注意。
  
  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糖类和脂肪摄入过量有关,食用过多的月饼,可使这些患者的皮脂腺分泌增加,病情加重。
  
  对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来讲,吃月饼过多,可促进胃酸大量分泌,从而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这对溃疡愈合极为不利,严重者还能诱发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咸味月饼含盐较多,肾炎患者多食之后,可因水钠潴留而加重肾脏负担及水肿,使病情加重或恶化,故应谨慎。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时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