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丫子不掰还能增产?与“顶端优势”有关系,掰与不掰看情况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1-09-22 作者:最新技术 |
玉米属于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经过人类的驯化和培养,当前玉米一般不会出现所谓“丫子”,也就是“分蘖”,玉米出现分蘖是什么原因,到底要不要掰掉?现在来具体聊聊。
一、玉米出现分蘖原因
天气原因
低温、高温干旱都会导致分蘖形成,低温时顶端优势受阻,基部可能出现分蘖,春玉米中多见。而高温干旱也可能抑制顶端优势,造成基部获得较多营养,植株分蘖形成。
品种原因
某些品种容易出现分蘖,例如甜玉米和糯玉米容易出现分蘖。
栽培管理原因
肥水过多生长太旺盛容易出现分蘖,栽培过稀容易出现分蘖,喷施除草剂等出现药害也容易让玉米失去顶端优势,基部出现分 蘖现象。
二、玉米“丫子”的意义
很多专家都表示玉米的“丫子”没必要进行摘除,实际上它还有一定作用,主要作用如下。
增加根系功能:玉米分蘖后无疑会增加根系数量,增加吸收能力。
减少顶端优势:玉米分蘖会夺走一部分植物顶端优势,控制主茎旺长。
扩大叶面积:分蘖无疑是增加光合作用的叶面积,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损失,增加光合产物。
营养回流利用:由于分蘖的穗子很少能成型,所以积存营养又会回流到主穗上,从而有助于增产。
试验表明:玉米的分蘖对于玉米产量不会造成影响,甚至还有增产效果,这种增产幅度又与一些因素有关系,例如种植密度,研究者发现玉米分蘖对玉米增产作用,但随着玉米种植密度增加,这个增产幅度在减小。
玉米分蘖多会减少玉米行间通透性,种植密度较大时,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
三、对于玉米分蘖处理
由于掰“玉米丫子”需耗费大量人工,所以不建议大家去操作,且掰除玉米丫子会造成茎秆出现伤口,引起病害等,所以建议谨慎操作。
对于主茎长势明显优于分蘖时,可以任其生长,如果主茎和分蘖生长差不多时,可以摘除分蘖端顶端,削弱长势,分蘖长势强于主茎时,可以用分蘖为主。
四、喷施叶面肥的建议
很多农友询问,玉米如何喷施叶面肥,根据农农老师经我们验,一般建议在玉米大喇叭口喷施1次叶面肥,建议每亩使用天然芸苔素内酯垦多乐10毫升+99.7%磷酸二氢钾100-200克,可以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光合产物向玉米籽粒。
特别是没有掰掉玉米丫子的田块,喷施天然芸苔素内酯垦多乐有利于未成穗的丫子中营养物质回流到正常玉米穗子中,有利于增产。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