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 重塑新型健康卫生医疗体系

中国科学报 2021-10-0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融合发展,近年来智慧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智慧医疗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基础,通过与医疗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实践,实现医疗能力的智慧化,实现医疗效率提升、体验优化和服务延展等。

  在近日举行的“智慧医疗创新论坛”上,来自各领域的专家们围绕“智慧医疗发展路径”等话题展开交流探讨,表示智慧医疗应致力于为全民提供最优化的健康照护,促进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的达成。
  现实需求呼唤智慧医疗
  “不管是医联体还是健康医疗联合体,都需要通过智慧医疗进行系统化整合,提高效率,形成闭环式的多方协作共赢的大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精准医学院研究院院长董家鸿表示,“智慧医疗是解决我国医疗供需矛盾,提高成本效益的必由之路。”
  董家鸿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慢病患者发病率增长,医疗需求和疾病负担攀升,全国只有360万执业医生,医院和床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基层医疗资源十分匮乏。
  “这是目前中国医疗资源配制不均衡、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董家鸿认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实行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要系统性重塑我们国家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什么是智慧医疗?董家鸿表示,智慧医疗是现代数智科技赋能的最优化的大健康生态体系。“这个体系将现代的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到健康医疗实践,通过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的系统优化,实现覆盖全人群、全生涯、全维度的照护,最终为民众提供优质、高效、经济、可及的价值医疗。”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伊龙认为,智慧医疗除了有智能、数字,还有自然的和谐和智慧。“智慧医疗,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上的科技创新,这增强了医疗服务的能力,还体现在以人为本,能够提供一些更加人性化、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在北京天坛医院的新院区,有很多新技术的集成应用。王伊龙表示,智慧医疗的最初级,是用数据的互联互通、AI等新的技术,促进医疗便捷化;中层次,是利用3D打印、5G技术等,实现数字手术、远程医疗;第三层次,则是用数字技术等,更好创造医疗环境,退从创新产品、创新药物的研发。
  董家鸿也在开展智慧医疗相关探索。在董家鸿所在的清华大学精准医学院研究院和清华长庚医院,医院借助于秘密学、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等核心技术,整合居民的基本健康、妇幼保健、社区健康档案等数据,支持社区居民的主动健康管理,为社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数据决策支持。
  技术创新引领发展
  “无处不在的健康医疗时代,通过智能设备和物联网设备,可实现个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比约恩·舒勒表示,处身于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影响到所有的人,这为智慧医疗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鹰表示,智慧医疗要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为医疗管理者提供智慧管理。“无论是医疗手段,还是医院管理,智慧或者数字化技术都能发挥特别大的作用。”
  董家鸿介绍,清华大学精准医学院研究院通过医学创新、技术开发和健康服务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智慧健联体提供核心的支撑。
  健联体运行需要数字化的平台作为基础,清华大学精准医学院研究院规划构建了新一代区域性数字健康医疗平台。“这个平台将汇聚区域内居民健康、诊疗、社区健康、社区公共卫生数据,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的区域健康大数据中心。”
  董家鸿表示,通过统一的数字标准和接口规范,打破区域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通过多中心健康医疗数据的共享和边缘计算消除数据壁垒,实现与医保、公共卫生、分级诊疗等体系的融合,支撑各类在智慧医疗社区的服务和应用。
  疾病监测是保障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一个关键,清华大学精准医学院研究院建立了一套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时时性捕获和分析疾病数据,一旦触发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世界)的预警机制,系统会自动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京东健康公司CEO金恩林介绍,智慧医疗的目的是提高效率,为此京东健康在政府端、医疗机构端、C端都做了许多尝试,利用集团沉淀出来的大数据等资源,在医疗行业中的使用,结合智慧医疗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基于线上互联网医院与线下医院结合的互联网医院系统,京东健康在北京海淀区已经落地商用了“人工智能处方审核系统”,在C端应用方面,京东健康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患者管理系统。
  阿斯利康中国区副总裁王磊表示:“智慧医疗的根本,是实现对患者的利益,最终临床结果是好的、患者的体验是满意的。”自动化、个性化、数字疗法等,是智慧医疗应该着力创新的重要方向。
  多方协同完善创新体系
  智慧医疗成为生命健康产业版块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创新生态体系和健康生态环境。而完善生态体系,共同打造完善智慧医疗的生态体系,离不开很多关键元素之间的密切合作,比如医院、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智慧健康中心主任杨斌表示,发展智慧医疗,需要一种创新生态体系,不管研究单位、医疗服务单位、健康服务单位,包括药品企业、器械的企业,需要联合在一起做一些探索。
  2020年,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成立了“DH400组织”,组织100家国内外重点医院、100家生物医药企业、100家科技企业、100家金融投资机构,共同致力于智慧医疗创新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整合,推动技术、资金、临床资源整合变成产品,科技公司产品、生物医药产品,也能通过这个渠道回到医院临床发挥应用。”杨斌说。
  “产业界要努力把智慧医疗变成广泛可及的现实,在实践中把产品或者解决方案做出来。”金恩林表示,“过去医疗信息化的问题是信息碎片化,让患者跑了很多路,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患者的关爱。因此,无论是构建设施、还是设计路径、完善服务体系,都要以患者为中心。”
  在王伊龙看来,目前智慧医疗生态圈里面缺乏一些复合型人才。“智慧医疗的人才,是更加懂医疗和健康规律的人才,而不是专门的IT人才。目前的教育体系里,还没有建立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体系。”
  王伊龙认为,发展智慧医疗,不能光追求一些技术和产品,也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比如数据标准问题,智慧医院建设的伦理安全、数据安全、隐私和边界问题。智慧医疗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加成。”
  戴鹰也表示:“我们在推动数字化进程的时候,需要构建新的生态体系,这不是简单的一家公司或者一方就可以把医疗方面的痛点解决,需要包括医疗机构、金融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等多方参与。”

责任编辑:sun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