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0件专利!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举办五年成效显著 促成效益近100亿元 今年全国总决赛将在天津举办科普中国网 2021-10-15 |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拟于11月19-23日在天津滨海举办全国总决赛。
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邓帆对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据介绍,2008年4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四部门制定并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由中国科协主办了首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2018年,“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 吸纳大学生TRIZ专项赛和工业工程创新方法专项赛,正式更名为“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由中国科协和科技部共同主办。
“五年来,参与大赛的企业和科技工作者数量逐年攀升,大赛已成为传播创新方法,涵养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自信,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全国累计共有8358家企业组队参赛,培训一线科技人员近10万人,带动超百万科技工作者参与创新方法学习实践应用,指导形成超5000件专利,促进实现经济效益近百亿元,部分优秀项目成功应用于国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邓帆向记者介绍。
邓帆介绍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此背景下,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协、科技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自立自强”为主题,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在更大范围内普及创新文化,传播创新方法。
“截至目前,共有来自40个行业超过1700家企业的4170余家代表队报名参与本届大赛,直接参赛的企业科技人员超1.2万人。拟于11月19-23日在天津滨海举办全国总决赛。全国共有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00余支代表队参加全国总决赛。决赛设置项目展示、理论测试和电视擂台赛3个环节。总决赛期间还将举办颁奖仪式、大赛成果展等重点活动。” 邓帆表示。
据悉,本届大赛呈现三方面特点。
首先是突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赛紧紧围绕“激发创新活力,促进自立自强”的主题,组织上千名创新方法专家深入近千家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面向一线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人员普及创新方法,传授创新技法,实地指导企业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解决生产研发技术创新难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各地以大赛为引领,培养企业一线科技人员近2万人,将企业实际需求和一线科技创新难点问题纳入赛事,帮助企业实现技术突破近2000个。
其次是突出大赛与“科创中国”品牌建设相结合。大赛与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试点建设相结合,总决赛主办地落地“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天津市滨海新区,鼓励各地“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参与组织地方区域赛,推广大赛优秀成果案例,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赛中交流、赛后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赛与“科创中国”平台建设相结合,实现大赛平台与“科创中国”平台在大赛的申报、项目遴选、成果共享和赛事直播等方面资源共享。
此外是突出中国特色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更趋完善。大赛形成了“以政府为引导、社会参与、企业为主体”的推广应用体系。全国各省区普遍开展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其中近20个省由多部门联合发文,共同推广应用创新方法。891家央企各级单位参赛,大赛专设民营企业参赛组,共有885家民营企业参赛,推动民营企业兴起应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新高潮。
责任编辑:刘鑫嵘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