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社交恐惧症”,你可能真的生病了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21-11-23 作者:刘敬、尹燕萌

  “社交恐惧症”属于焦虑障碍的范畴之一,属于被明确诊断的精神科疾病,在青少年期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平常所说的“喜欢独处”以及“逃避聚会”等都属于“社交恐惧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社交恐惧症”,又应如何正确处理“社交恐惧症”带来的影响呢?让我们看看专家怎么说。

  “社交恐惧症”到底是什么?

  在公众场合下,对自己的社交行为产生担忧、紧张感,以及外在表现过度不自然的人,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这种心理和行为会对人的社交活动产生“回避”的效果,但此时不能断定其患有“社交恐惧症”。只有当这种“回避”对其社会功能产生影响,且持续时间长达半年甚至更久时,才会初步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同时需要注意区分“内向性格”与“社交恐惧症”的差别。“社交恐惧症”指情绪的过度紧张和焦虑,但内向性格的人更多的仅是羞于表达,情绪起伏不会过大。因此内向并不等于“社交恐惧症”。

  如何正确治疗“社交恐惧症”?

  对“社交恐惧症”患者可以先做一些心理上的辅导,比如常见的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群体也可以在模拟的场景中做一些适当的团体社交技能的训练,但不可违背当事人的个人意愿,一定要征求其意见后进行尝试。

  “社交恐惧症”患者自己可以尝试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比如一分钟的自我深呼吸调整,来达到个体的生物反馈使身体放松下来。

  当患者出现多种焦虑症状共同发作的严重情况时,就必须采取对应的药物治疗,比如一些抗焦虑或者安定类的药物,但要注意不能滥用药,防止出现副作用。

  “社交恐惧症”患者应该怎么做?

  首先应该正视“社交恐惧症”,这并不是一个时髦的“流行病”。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在不断增加,对社交能力的考验也在逐步增强,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强化自己的抗压能力,即使出现了类似回避社交的心理问题,我们也不能放任这种心理的增生。

  “社交恐惧症”患者如果无法走出交流的困境,可以先尝试一些线上的沟通方式,比如联系政府热线机构,寻求专业的心理指导,帮助自己树立信心,进而走出家门到正式的心理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社交恐惧症”并不是时髦的代言词,而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精神障碍,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更应该引起重视。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内心阳光起来,积极地融入群体。即使出现心理问题,只要做到正确的自我调节并进行必要的医学治疗,“社交恐惧症”就不会困扰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专家: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临床心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晓虹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