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抑制寨卡病毒感染的新疗法新华社 2021-11-28 作者:陈席元 |
据论文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博士生张瑞介绍,2015年至2017年,寨卡病毒曾在南美、东南亚等地暴发,该病毒经蚊虫叮咬感染孕妇,可诱发新生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但目前对寨卡病毒感染尚无批准使用的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
“胎盘特殊的致密结构会形成‘胎盘屏障’,导致不少药物难以进入胎儿体内,这是我们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张瑞说。
吴稚伟介绍,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细胞外小囊泡,用它装载抗病毒小分子,靠后者抑制寨卡病毒。实验中,研究人员给怀孕母鼠注射了这种细胞外小囊泡,发现其能够穿透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到达胎鼠的脑部神经细胞。
研究人员用寨卡病毒感染怀孕的母鼠,再让孕鼠接受新型细胞外小囊泡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出生后,这些接受过治疗的动物小头畸形症状有明显缓解,病毒造成的神经损伤和炎症也有所减轻。
“我们设计的细胞外小囊泡可以精准识别脑部神经,提高药物利用度,同时减少潜在的副作用,这对胎儿发育至关重要。”吴稚伟说,“未来,针对孕妇感染寨卡病毒的情况,这种送药机制有望发展为一种新疗法。”
责任编辑:杨茗
上一篇: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发布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