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俊:扎根西部六十载,书写和践行了“西迁精神”科协改革进行时 2018-04-09 |
编者按:62年前的1956年夏天,交通大学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6000多人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字样的粉色车证,乘专列从上海迁往西安。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专业及师生迁至西安。没有中断任何教学,没有迟滞一届招生,交通大学服从党和国家的安排,也在党和国家的精心安排下,创造了中国高教史上的奇迹。
从黄浦江畔的十里洋场,到黄土地上的寂寥古城,从东南自古繁华、已经扎根半个多世纪的上海,举校迁往三千里之外、之前没有任何姻缘的西安,这期间,在物质上和心理上要经历多大程度的落差,也许只有亲历者才能知道。但是只要党和国家一声令下,许多老教师义无反顾地卖掉了上海的房产,携妻负子来到西安,有的老教师身患糖尿病,一边打着胰岛素一边身先士卒搞实验。教授带头西迁,学子踊跃随行,在田野四围的简陋校舍中迅速开展教学和科研,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这种无私的大局观,前所未有,后亦罕见。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祖国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先大家后小家,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责任,当成年轻人的责任,当成知识青年的责任,交大师生的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在任何时代都足以光芒四射,令人热血沸腾。也正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交大人塑造出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几乎以一己之力,撬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格局,改变了西部没有规模宏大的多科性工业大学的面貌,又在后续的岁月里,引领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蓬勃发展。
从今日起,科协改革进行时“致敬”栏目将分5个篇章,讲述西迁人的故事,敬请关注!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它不怕风吹雨打
它不怕天寒地冻
它不摇也不动
永远挺立在山巅
这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是西迁老教授陈学俊特别钟爱的歌曲,
也是他一生艰苦奋斗、矢志报国的真实写照。
陈学俊,我国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1957年响应国家号召,
成为西迁队伍中最年轻的教授,
自此扎根西部六十载。
1919年3月5日,陈学俊出生在安徽滁州。
父亲经商,母亲是农民,
家庭生活并不宽裕,
但父母支持子女读书。
少年时的陈学俊十分向往交通大学。
不过,那时的交通大学异常难考,
陈学俊心里想:
“我考是考不进去,我将来一定要到你这儿来。”
1935年,陈学俊考入中央大学机械系,
抗战爆发后随校迁往重庆。
在重庆,他与很多热爱歌唱的同学一起,
加入了嘉陵歌咏团,
演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游击队之歌》等抗日歌曲。
在歌唱的同时,
陈学俊遇到了他一生的爱人。
起初,他托人向团里的领唱袁旦庆借唱歌本,
袁旦庆很爱惜唱歌本,
嘱咐他看完要还回来,
就这样两人开始交往。
1943年,陈学俊和袁旦庆步入婚姻殿堂,
作家冰心专程赶来为新娘化妆。
(注:袁旦庆是冰心的外甥女)
陈学俊袁旦庆夫妇合影
1941年,22岁的陈学俊在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上,
宣读了我国锅炉制造方面的第一篇研究论文——
《锅炉制造工艺的研究》,
揭开了我国动力工业发展的新篇。
他有感而发创作一首《工程师进行曲》,
喊出“为中国工程事业奋斗到底”的口号,
表达了他当时工程救国的思想和决心。
《工程师进行曲》歌词:“争名利,无意义,学工程,有志气。为人民,谋福利,为社会,求进取。山河破,倭寇獗,我会员,需立志。卫国家,靠兵利,建国家,靠机器。我们大家一致把心齐,爱团体,我们永远为中国工程奋斗到底!”
1944年8月,12名年轻学者被选派到美国工厂实习考察,
陈学俊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成员。
他在美国最大的锅炉制造公司——
燃烧工程公司工作了一年,
与美国工程师一起参加了电站锅炉的
试验研究、制造、安装、工厂发电、运营等工作,
并参与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单台容量为10万千瓦机组锅炉的安装和调试。
随后,陈学俊到美国普渡大学进修。
他的高等数学在研究生班上获得最高分,
仅用两个学期就修完了研究生的全部课程,
并通过了题为《蒸气动力用煤的燃烧》的论文答辩,
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陈学俊在实验室
1947年,28岁的陈学俊谢绝美国教授的挽留,
回到祖国成为交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圆了他少年时代的交大梦。
谈及此事,陈学俊说:
“在当时的国情下,自己教书比在研究机构作贡献更大一些。
上海一些电力公司聘我给的待遇比交通大学高,
但我还是决定到交大教书。
国家发展亟须科技人才。”
当时交大都是用英文授课,
连教材也是英文的。
陈学俊把在美国搜集的资料整理消化,
结合自己在美国公司的实践经验,
编写了《燃气轮机》一书。
该书于1949年面世,
是我国第一本燃气轮机教材。
此后,陈学俊陆续编著出版了
《实用汽轮机学》、《蒸汽动力厂》等14部专著,
翻译热工程理论基础、锅炉设备等方面的专业书籍120万字。
陈学俊部分著作
陈学俊还创办了国内第一个
热能动力方面的刊物《热工专刊》,
对当时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促进了工程热物理学的发展。
33岁那年,陈学俊负责筹建了我国高校中的第一个锅炉专业,
克服困难开出了锅炉专业的全部课程,
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锅炉专业毕业生。
陈学俊在指导研究生
上世纪50年代,
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内外形势和
新中国高等教育、工业建设布局等方面考虑,
作出了交通大学迁往西安的决定。
一大批知识分子满怀激情地加入了西迁大军,
一场轰轰烈烈的迁校运动拉开序幕。
在1955年至1957年两学年内,
交通大学在上海的2812名学生、
1472名教师职工及家属分批迁往西安。
陈学俊坚决拥护交大全部迁往西安,
他认为:交通大学迁校问题的正确处理和实施,
不仅是交通大学一所学校的问题,
还直接关系到院系调整和沿海支援内地,
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布局。
1957年,陈学俊和袁旦庆带着4个孩子,
乘坐第一批载有交大教师的专列来到西安。
出发前他们注销了上海户口,
把房子送给上海市房管局。
有人认为陈学俊太吃亏,
那两间在上海牯岭路(国际饭店后面)的房子,
放到现在很值钱,
陈学俊却说:
“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
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
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
陈学俊一家
迁校初期条件艰苦,
野兔在学校草丛里跑,
夜半能听到狼嚎。
袁旦庆带着40多位教员,
在果园、荒地上,建起了实验室,
编写教程,培养年轻教师。
陈学俊和迁校先驱们克服了
水土不服、缺少水产品、大米、蔬果等生活难题,
扛过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苦,
共同建设出一个堪称当时全国一流的崭新校园。
站在西安交通大学东门远眺秦岭,
陈学俊写下了一首《迁校有感》:
秦岭一片白云飘,关中平原真富饶,
周秦汉唐是古都,工业重镇在今朝;
交大西迁任务重,西安建校热情高,
文教适应工农业,经济建设进高潮。
1960年,陈学俊接任了系主任工作,
当时国家有政策规定:
在西安工作几年后可回上海工作,
但陈学俊却牢牢扎根在大西北。
在他的带领下,
动力系成为当时国家高教系统最具学术影响力的系。
70年代末,他在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
国内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90年代初,他又创立了国内当时唯一的
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
陈学俊是中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奠基人,
首次发现了“液膜倒置”现象这一重要的两相流动机理;
他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建议,
主持了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的参数选择研究,
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可以工作到临界压力至超临界压力的高压试验台;
他主持解决了上海南市电厂次高压直流锅炉的严重脉动问题,
参加了国产第一台12.5万千瓦及30万千瓦直流锅炉的试验运行;
他提出“能源工业必须进行科技改革”,
为国家能源技术政策所采用。
陈学俊的工程强国路,
不仅在于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促进学科发展,
同时也注重结合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应用前景的研究项目,
真正做到“把研究成果写在国民经济主战场”。
1980年,陈学俊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6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同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育人六十余载,
陈学俊亲自教过的学生有2500多人,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我国动力工业领域的骨干力量,
不少人成为有重要贡献的专家、教授,
其中六人成为两院院士。
陈学俊与学生合影
陈学俊生活简朴,
却热心于捐资助学。
1996年,他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10万元奖金,
设立研究生奖学金。
2006年,他又在学院内设“陈学俊优秀奖学金”,
已奖励学生百余人,
发放奖学金几十万元;
2016年,西安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
陈学俊再次向学校捐款20万元。
在西安交大的梧桐东道上,
无论春夏秋冬,
经常有人见到白发苍苍的陈学俊被搀扶前行,
他不是去实验室看学生,
就是去办公室整理材料。
2016年1月,陈学俊学校座谈会上精神矍铄、语带铿锵:
“我要活到100岁,
我还要看到西安交大在西部大地上的新发展!”
陈学俊与夫人袁旦庆
2017年7月4日,陈学俊因病逝世,
享年99岁。
至此,最后一位西迁教授离开了我们,
然西迁精神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
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改编
责任编辑:杨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