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仁在实验室。王新年摄
他让松材线虫病检测变得像用傻瓜相机一样简单
叶建仁的脸庞因常年在野外林地风吹日晒而显得黝黑,只有身上的白大褂和儒雅的气质,让人觉得他像一位“医生”。
采访叶建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平均一个月出差3到5趟,刚从东北林场回来,又被聘为黄山防治病虫害的首席技术专家,还没顾得上歇息,又扎进了实验室。在各种仪器操作声中,他一边注视着手中的玻璃器皿,一边指导他的学生观察和记录变化,里面是团队成员采集回来的线虫样本。
40年间不忘树医的职责使命
“我国是世界上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最高的国家,身为一名‘树医生’,使命不敢忘!”在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实验室,面对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荣誉,叶建仁这样说。
松树是我国种植最广泛、最常见的树木之一。然而,在过去数十年间,松材线虫病一直危害着广袤松林,其防控成了世界性难题。
1978年,叶建仁考入南京林业大学前身——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大学毕业后,他考上本校森林病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师从李传道教授。
“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数百种树木都有不同的特征性质,各种病害原因各不相同。”叶建仁解释,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发展到当前的21.66%,人工林面积比例很高,但也导致树种单一、树龄单一、生物多样性脆弱,一旦出现病虫害就容易流行。
40年间,叶建仁不忘“树医生”的职责使命,他在广阔森林种下的梦想种子开花结果,见证并亲历着我国森林病理学逐渐赶超的过程。
培育基因库,检测技术从无到有
“以前,山上栽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但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病虫害而大片枯死。如今一到冬天,新栽的落叶树木再也没有了昔日的绿意。”叶建仁指着窗外的紫金山,遗憾地说。
那是1982年,南京中山陵一些松树得了松材线虫病。感染上这种病症,松树的水分输导系统就会被摧毁,两个月内便不治而亡。
“这种病害发源地在美国,但当地松树在长期物竞天择、基因改良中相安无事。”叶建仁告诉记者,30多年来,这种外来有害生物已蔓延至全国近20个省份300多个市县。如果不加以干预,九成以上的松树将会受到感染,林业将遭受严重打击,甚至威胁到国土生态安全。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没有对病害的有效检测手段。有些地方只能用肉眼观察,不乏难以辨别的。很多情况下,对从疫区来的木材制品的检疫只能是形同虚设。
“找到松材线虫有别于其他虫的基因序列,在检测时就可以准确高效。但这项工作要比想象中艰难得多。”叶建仁解释说,为培育出世界上最大的松材线虫活虫基因库,他和队员频繁地深入各个疫区,采集到300多个虫株,随后反复开展试验,直到找出特异性基因片段。
叶建仁相信,做研究要经得起坐冷板凳。从2000年开始,他带领团队历时6年,终于研制出了关键防控技术——松材线虫病分子检测鉴定技术,结束了检测基本靠形态学肉眼判断的历史,并获得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让一线工人也能轻松分辨松材线虫
“我们不可能要求一线的工人像实验室里的博士那样,完成一整套实验。”基因序列的检测手段,由于需要较高的学术性和技术含量,在基层应用上碰到了许多困难。叶建仁琢磨,能不能有一种技术,像傻瓜相机一样简单,只要按下快门,就可以拍摄出好照片?
2009年,叶建仁着手开始新一轮攻关,他与科技公司合作,将检测鉴定技术升级改良为“松材线虫专项自动化检测系统”,时间也从原来的9到25小时缩短为2小时,让现场检验成为可能。两年后,他和团队又研发出松材线虫恒温检测技术,检测仪器成本也从30万元降到1万元以内。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个只有文具盒大小的仪器,却有着神奇功能:如果检测结果是该病,就会出现两道红线,即便是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也能轻松分辨。
“就像检测牛奶抗生素那样直观简单,在县里也能用起来啦!”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坦言,这项革新使松材线虫病变得可防可控,大大降低了潜在损失。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全国18个省份推广,并建立了70多个检测鉴定中心,松材线虫病扩散速度得以大幅降低。今年初,叶建仁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中国松材线虫病流行动态与防控新技术”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建仁还将很多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这些年,他培养出140多名硕、博研究生,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到森林病虫害研究中,为生态保护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