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2.jpg

勾晓华:跑到祁连山深处的女科学家

新华社 2018-04-25 作者:张文静 王铭禹

  她和团队成员常常要背着十几斤重的背包,深入到最偏远的大山,只为获取最理想的树轮样本,从它们身上寻找历史的记录,追踪气候变化的痕迹。

  她,就是树轮学研究专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勾晓华教授。从事科研工作20多年,她的脚步已遍布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1970年,勾晓华出生在祁连山脚下甘肃省永昌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经历使她爱上了大自然。那些常人眼里稀松平常的花花草草,在她眼里就是五彩缤纷的大世界。高考那一年,她报考了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学专业。

  自1988年至1995年,勾晓华在兰州大学生物系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4年后,她开始攻读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由此开启了科研生涯。

  年轮是树木的记忆,更是森林的记录者,蕴含着大量气候、水文和环境等方面的历史信息。指着实验室里一个布满年轮的大圆盘,勾晓华介绍,年轮宽,代表那年气候条件好;年轮窄,代表那年气候条件恶劣。

  她和团队借助宽度、稳定同位素分析和树木生长过程的野外观测等方法,解码气候变化“密语”。但树木有共性,也有个性。霜冻、干旱和虫灾等自然现象会影响树木生长,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可能影响树木的真实记忆。排除个性,找到共性,才能更客观准确地重建气候变化历史。

  “妈妈,附近的树这么多,为什么你总是要去山里找树?”对于孩子的疑问,勾晓华总会耐心解释。因为她清楚,高海拔、人迹罕至的地方才是她寻找最理想树木的目的地。

  勾晓华说:“通过研究树木年轮,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研究区域过去几百年到几千年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历史,并找到其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可对未来气候变化形成预估。”

  十余年来,勾晓华的足迹遍布祁连山、贺兰山和阿尼玛卿山等西部重要山脉。野外考察动辄半个月以上,但她不觉得苦,反而庆幸这片土地给了她许多搞科研的机会。

  白天徒步采样,饿了,大饼咸菜就着山泉水就是一顿饭,能想办法烧开一壶水,泡碗方便面就是美味了。晚上经常要在空旷的山林里安营扎寨。和衣躺在帐篷里,伴随她的是夜空中的满天繁星和耳边呼啸的寒风。“山里的清晨特别冷,早上醒来帐篷上会结一层霜。河水冰冷,冷到不敢洗脸。”勾晓华笑着说,“就当防晒了。”

  2000年,勾晓华和团队成员在祁连山考察途中,驮着行李的毛驴突然躁动起来,拼命把背上的行李往地下甩,企图挣脱束缚逃走。当地向导野外经验丰富,立即警觉起来:“背后有狼!”

  “我们当时紧握采样工具当成防身武器,背靠背站成一圈,大家都不敢出声,只能快步走,走到开阔的地方时,狼就离开了。”勾晓华说,当时吓得她手心里都攥出了汗。

  遇强则强、迎难而上是勾晓华的性格。多年的不懈坚持令她和团队成绩斐然。近年来,他们定量重建了黄河上游近千年来的径流量变化;利用树轮重建了过去气候变化历史,特别是区域干湿变化历史,并展开了我国西北及周边区域干湿变化的面域树轮重建与对比研究。

  勾晓华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生活在祁连山深处的祁连圆柏。祁连圆柏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树种,活树的树龄可达2000年,它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只需少量水分土壤就能生生不息繁衍下去。她希望自己也像这古老的树种一样,积极、顽强、向上,不断成长。

  去年,勾晓华担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成为该院建院以来首位女院长。虽然压力倍增,但她也有了更明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学院师生在教学和科研上争取国际一流,同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018年初,祁连山研究院在兰州大学正式成立,勾晓华兼任院长,专门针对祁连山近年来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开发保护等展开深入研究。“这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的新平台,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做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繁忙的科研工作让勾晓华少了许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但她不后悔,因为她知道,我们每一次的攀登,都有可能带来一次新发现,产生有影响力的贡献。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社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