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善澄院士:拍板发展载人航天事业,他功不可没!科协改革进行时 2018-05-14 |
2017年5月6日1时14分,
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屠善澄在京离世。
屠善澄先生的名字,
是与中国航天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是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
著名的自动控制技术专家,
国家“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
专家委员会首任首席科学家,
原世界工程师组织联合会主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
1923年8月12日,
屠善澄出生在新塍一个地主家庭。
他的父亲考进复旦大学,
但因祖父思想守旧,只在复旦读了半个学期,
“我父亲每次讲起来都要掉眼泪”,
这是父亲的终身遗憾,
也让他产生了让每个孩子都上大学的想法。
1937年,
正是屠善澄在浙江省立嘉兴中学读初二时,
这一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当年年底嘉兴沦陷,他失学了。
1938年春天,
不甘当亡国奴的屠善澄和家人逃难到上海租界,
同年8月,屠善澄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
1941年,
屠善澄高中毕业,
考入国立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但苦难接踵而至,
这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
不久,汪伪政权接管这所学校的上海本部。
屠善澄决定退学,去私立大同大学念书,
理由是,
“我在上海念书的时候,
有一条铁杠:汪精卫的学校我不念!”
1942年夏,
屠善澄离开交大,
转入私立大同大学电机工程系,
考虑毕业后的出路,他选了电力专业。
1946年夏,
屠善澄回到交大电机工程系任助教,
直至1948年1月赴美留学。
在美留学期间,
屠善澄主专业是电力系统,
副专业是自动控制和应用数学。
1949年夏,
在美国一家电力公司做暑假工时,
他对一个问题产生兴趣:
电力系统和复杂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以及它们的控制问题,
这成为他的终身专业。
回忆自己当年的选择时,他是这么说的: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认真二字,
科学更需要认真。
不仅要认真认识所处理的问题的方方面面,
更要弄懂道理,
真正吃透道理,
能真正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屠善澄、桂湘云夫妇
在康奈尔大学期间,
屠善澄娶了来自湖北的师妹为妻。
尽管生活优裕,他却非常想念祖国,
屠善澄的小儿子叫“怀祖”。
“‘怀祖’意思就是怀念祖国。
为什么要回国?
我一直想回国,没有什么道理。
要唱高调,那就是爱国吧。”
这段时间,
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
屠善澄非常激动,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尽早回国。
但这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一直到5年后才得以实现。
1956年,国际形势缓和下来,
屠善澄带着妻儿经香港返回祖国大陆。
爱国可能有多种含义,
但屠善澄却是:
祖国需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祖国需要他做的事,件件都属于“重磅”式的。
当时国内模拟计算机要靠苏联供货,
至少要等两三年。
这么长时间,国家等不起。
1956年9月起,
屠善澄带领科技人员
先后研制出MZ-2和MZ-4模拟计算机,
为后来的巨型计算机奠定了技术基础。
1958年,
继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之后,
毛泽东主席提出“我们也要搞自己的人造卫星”。
应国家需要,
屠善澄被调任北京控制工程工程研究所,
开始了对人造地球卫星控制系统的研究。
人造卫星不是屠善澄擅长的领域,
但也难不倒他。
35岁的他自学卫星控制技术,
编写了《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控制问题》,
提出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的控制
采用自旋稳定的方式起步,
配合喷气或磁控作姿态调整,
为后来我国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控制系统
提供了参考。
在1961年到1966年,
他研制成了能探测典型空中目标
(轰炸机、战斗机等)
各个部位、各种飞行姿态下
目标辐射特性的红外辐射物特性测试仪,
为后来研制低空防空导弹“541”型号提供了依据。
1968年开始,应国家需要,
屠善澄又“回归”到卫星领域,
预先研究“曙光”号载人卫星控制系统。
1970年至1984年,
屠善澄从事试验通信卫星研制工作,
主持我国第一颗地球卫星
同步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
“东方红二号”的控制系统研制和飞行试验全过程。
1984年1月29日,
发射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因运载火箭三级二次点火故障
仅将卫星送到数百公里的高空,
未能进入距地球36000公里的预定轨道,
星上姿态测量仪器数据饱和,
姿态确定软件不能正常工作,
屠善澄带领飞控组人员
根据有限的正常遥测数据确定粗略姿态,
编制专用软件,给星上发出指令,
使星上远地点发动机点火工作,
将卫星远地点高度升至6000公里以上,
大大改善了卫星测控条件和能源条件,
此卫星的成功标志着
我国首次实现了卫星转发电视信号。
1984年4月8日,
发射的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
在四级发动机点火后发现整星温度不断上升,
眼看就要造成卫星灾难性事故。
屠善澄紧急受命,
带领控制系统人员认真分析对策,
提出了改变太阳角来降低设备的温度,
这已超过星上硬件的设计范围,
属于故障状态的应急调姿,
对控制系统是一严峻考验。
通过对卫星发指令调姿,
进行了十余次非规定工况的姿态调整,
改变太阳光照与卫星的相对几何关系,
经过了8天努力,终于使卫星温度正常。
卫星入轨正常连续工作4年以上,
超过了3年设计寿命。
当《试验通信卫星及微波测控系统》
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时,
屠善澄老成为排名第五的得奖者,
也是控制系统唯一的获奖者。
但每每谈及这些成就时,
屠善澄总是谦虚地表示,
“航天是集体的智慧,
我只是一个见证者和参与者”。
1986年春天,
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
四位科学家撰写了
《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
并以书信的形式送到了中央最高领导人那里。
这个高科技发展计划,就是“863计划”,
里面就有载人航天的内容。
当时还存在一个争论:
究竟搞航天飞机,还是载人飞船?
这两个大方向还分成五个小方向,
当时称作“五朵金花”。
航天飞机可重复利用,
但技术风险大、投资风险大、研制周期长;
载人飞船省钱,但不可重复利用。
这一争论就是3年,
最后确定下来的方案是载人飞船。
“863计划”的发起人之一
杨嘉墀院士后来这么评价屠善澄:
“最后定下来的这个飞船方案,
当然不是他一个人定的,
但是他作为专家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
最后拍板,功不可没。”
1991年,
屠善澄又写出了
《关于发展我国载人航天的意义与作用》,
指出载人与无人自动化相结合
开发利用空间是今后发展方向,
为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经济可行性论证
和最终确立载人飞船项目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
在处理发展载人航天与应用卫星的关系中,
提出了二者应密切结合、互相补充的观点,
指出载人与无人自动化相结合
开发利用空间是今后发展方向,
成为载人航天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屠善澄在工作中
1991年6月29日,
作为“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屠善澄代表该领域专家委员会,
向中央建议
“在二十世纪末
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
并实现首次载人飞行,
稍后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1994年6月,
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时任国家科委“863计划”航天技术领域
首席科学家、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的屠善澄,
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早期投身人造卫星的研制,
到担任“863计划”的第一批首席科学家,
屠善澄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一步步走向现实,
也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奉献出了毕生的心血。
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
屠善澄的故事,
或许能给我们更多关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光明网《追忆屠善澄:中国航天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宇宙空间遨游——记美国归侨屠善澄院士》
嘉兴日报:《人造卫星伴随我大半生》
责任编辑:杨茗
上一篇:院士陈士橹:星天其志 精神永存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