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伯宇:在科学道路上躬行一生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07-27 |
他是国际知名理论物理学家,他创立的“侯氏理论”被称为“中国的骄傲”,他就是把一生献给祖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西北大学教授侯伯宇。
1948年至1949年,侯伯宇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成绩优异的他,可以去燕京大学读医学,也可以去清华大学念物理。有人说,医学是金饭碗,物理则是冷板凳,侯伯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决心“做基础学科,科学救国”。1956年,他考入西北大学物理系,并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后来,他又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攻读研究生。1973年,他投身西部建设,在西北大学从事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的教学研究工作,一干就是37年。
20世纪,物理界有两个重大的突破,一个是相对论,一个是量子论。但这两个理论不能融洽的矛盾向人类智慧发出挑战。侯伯宇孜孜以求,终身致力于探索解决这个重大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侯伯宇就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量子化学权威未能得出的重要公式。
1983年,侯伯宇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结果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成果被国际学术界以他的姓氏命名为“侯氏理论”,这是世界上以中国人命名的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但这些并没有阻挡他勇攀科学高峰的脚步。2006年,76岁高龄的侯伯宇向“数学中的几何Langlands纲领如何在量子场论和弦理论中实现”——这一当今国际数学物理前沿的交叉领域发起了冲击,并组织来自国内数学界和物理学界的一流学者参与到课题中。这一课题,被称为理论物理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2009年底,侯伯宇在国际数理学界前沿领域研究方面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当他打算向友人告知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并准备全力“登顶”时,他却被确诊患上了膀胱癌。
侯伯宇虽受病魔折磨,却依然放不下科研课题。住院后,他曾经问医生:“能否争取三五年时间,让我把课题做出来?”他的学生陪同他去做检查时,他还经常携带最新的论文随时研读,卧床之际,他不能看科研报告了,就让学生代读。虽然他的记忆思维衰退了,但却从不忘记敦促学生:一定不要放弃学术研究。就在临终前,他还在病床上写下了“以创新湮灭顽疾之痛苦,以毕生之余力完成科学登顶”的誓言。
2010年10月6日,侯伯宇与世长辞,享年80周岁。这位曾说“我一生只当运动员,不当裁判员”,在科学道路上躬行一生,孜孜追求的国际知名理论物理学家离去了。而他的同事和学生,仍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迎接朝阳。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钟艳平
责任编辑:王超
下一篇:吴征镒: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