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国——梦想再远,也要实现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08-13 |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学家朱英国曾说,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农业科学家。
1939年11月,朱英国出生在湖北罗田,1964年,25岁的朱英国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投身于农业大国最紧迫的课题——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的研究。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科研条件尚不健全,培育杂交水稻主要是在田野里做试验,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要培育出稳定、成熟且能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必须反复做育种试验,而育种只能在春天操作。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追赶农作物生长所依赖的季节,加快水稻育种科研进度,朱英国把目光投向了海南岛。为此,朱英国和他的同事用1000多个套袋带上全部种子材料奔赴海南。
水稻是喜温作物,在一定的气温条件下才能生长,在湖北一年只能种一季,大约10年才能出一个品种,海南岛的气候特殊,三五年就能出一个品种,能大大节约科研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朱英国和同事终于利用海南红芒野生稻与常规稻杂交培育出籼稻配子体雄性不育系类型——红莲型。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此后,“红莲”家族在朱英国的潜心研究下不断壮大,“红莲”家族中多个优质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陆续诞生。“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及东南亚等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朱英国一直强调,水稻是中国的原始创新,创新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红莲型’杂交稻来说,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秉承着创新的理念,朱英国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又一次实现了突破。
20世纪80年代,朱英国提出从农家品种中发现新的不育种质资源的设想。1984年3月,他和助手在上千个农家品种中发现了马尾粘中一棵不育株,比周围矮20厘米,不育特点明显。经过3年反复的杂交试验,马尾粘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成功培育出来,它就是马协A。马协A的培育成功,拓宽了当时杂交育种的理论视野。之后,朱英国团队又培育出马协型不育系3个。
朱英国认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他的梦想是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让饥饿远离中国,造福世界人民。“马协型”和“红莲型”这两个让朱英国倍感骄傲的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红莲型”杂交稻种子更是出口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并在非洲育种,不仅惠及中国农民,还走出国门,香飘天下。
2017年8月9日,朱英国因病逝世,享年78岁。半个世纪,这只“水稻候鸟”不知疲倦地奔波田间地头,追逐水稻育种的春天。如今,这只“候鸟”静静地停下了脚步,永远告别了他所钟爱的杂交水稻事业,但他挚爱的杂交水稻事业正不断的滋养着天下百姓。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钟艳平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钱易院士:教书与环保是一生的事业
下一篇:王大珩:永远的追光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