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秉铨:愿得英才三千数,高峰深处共研寻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08-20 |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最高的成就是什么?著作等身、开宗立派,或许都是上乘之选,但冯秉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著书立说固然可喜,但“愿得英才三千数,高峰深处共研寻”更加可贵。冯秉铨是我国著名电子学家、教育家,同时还是新中国无线电电子学科的奠基者之一。
冯秉铨自小熟读四书五经,16岁那年,冯秉铨连跳两级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物理系第二级16名学生之一。 1935年,冯秉铨在燕京大学完成硕士学业,25岁的他成为当时岭南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
此后,冯秉铨不断深造,赴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两年多的拼搏,冯秉铨终于“啃”下了博士学位,并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班的无线电实验课讲师。在很多同学看来,当时的冯秉铨无疑是哈佛一颗学术新星,前途一片光明,而冯秉铨却拒绝了国外优越的环境,毅然选择回国。
1958年,冯秉铨主持研究全国领先的模拟电子计算机。接着他又主持研制俄汉电子翻译机,经大量筛选后用了3000个电子管和1000多个晶体管以及14万粒磁芯,该机于1960年国庆节试机成功。
1958年,冯秉铨还承担了在华南工学院重建无线电工程系的繁重任务。其时该系只有一个电工学教研组,而当年除了招收了四个专业的新生之外,又调来了100多名用来充实教师队伍的尚未毕业的本科生。冯秉铨不避艰辛,殚精竭虑,率先在主持科研项目的同时,一面授课,一面培养青年教师。5年间,他先后讲授了“电工基础”、“无线电基础”、“脉冲技术”、“电磁场理论”、“无线电发送设备”、“天线”、“电子计算机初步”、“振荡理论”、“声学基础”等课程,编写了《高频传输线及其应用》一书,用作讲义。从而为重建无线电工程系做出了显著贡献。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冯秉铨是大会主席团成员,他被授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参与制定了《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1980年3月6日,冯秉铨逝世。为繁荣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冯秉铨,将永芳在我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中。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钟艳平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范立础——为桥梁抗震事业奉献一生
下一篇:中国近代数学先驱——熊庆来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