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高铁领军人物之一贾利民:“核心技术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新华网 2018-10-23 作者:马岩 |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济青(济南—青岛)高铁将于今年年底开通。在这十年间,中国高铁的营业总里程超过了2.5万公里。在神州大地上飞驰的“和谐号”“复兴号”,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百姓出行的首选。中国高铁今天的成绩,是科研工作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就是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中国高铁的发展。
“核心技术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这是贾利民最爱说的一句话。
2008年,科技部与原铁道部共同发起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启动,计划在消化吸收外国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一代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速列车,之后,科技部又启动实施了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继续支持高速列车技术创新,贾利民担任了行动计划的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和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2010年,贾利民在多年苦心钻研后,提出了高速列车技术谱系化的概念、技术架构和实现途径。
“所谓高速列车装备谱系化技术是指以高速列车满足多样化需求为目的,旨在提高高速列车设计、验证、评估、制造全过程适应性、协同性和一体化程度,支持高速列车快速协同设计、虚拟验证和柔性制造,并形成按需定制能力的所有技术的总成及完整的列车型谱族。”贾利民介绍。
他表示,中国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条件的多样性以及百姓需求的丰富性,给中国高铁发展带来了挑战,也成为高速列车谱系化技术和平台诞生的原动力。“中国的自然条件非常多样,比如,从哈尔滨到广州要经历4个气候带,地形更是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等,老百姓的需求也不一样,东部发达城市的旅客更在乎速度,而很多中西部地区的旅客对票价更为敏感,这些都需要在列车的研发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贾利民说。
2017年6月,“复兴号”高速动车组CR400AF和CR400BF正式在京沪高铁上投入运营,成为高速列车谱系化技术面向中国铁路行业需求定制的成果。
“由于采用了谱系化,‘复兴号’比之前的‘和谐号’具备了许多优势,例如,CR400系列的研发、制造到交付全过程耗时2年,而上一代‘和谐号’CRH380系列需要4年。”贾利民介绍,“除此之外,‘复兴号’最大的特点就是互联互通,比如CR400AF和CR400BF完全可以重联运营,二者的旅客界面、重联机构和车载控制网络接口标准也是统一的,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提高了应急处置的便利性。”
贾利民作为其中一员的中国高铁科技创新团队并没有满足于CR400系列,以他为首的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和相关科研团队目前正在攻关运营时速达400公里并且具有跨国互联互通能力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更智能、更安全、更绿色以及对各种外部运营条件和需求适应能力更强,将是未来列车的发展趋势。”他说。
在智能化方面,未来列车全身将遍布传感器,实时监测所有关键零部件、铁路基础设施以及周边环境的状态,并通过物联网把信息传递给运营后台,发现异常可在途预警,在故障发生前就把隐患解决。
在绿色化方面,未来列车将通过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大幅降低重量,提高牵引传动效率,优化车身空气动力学减少阻力,从而降低能耗、排放和噪音。
贾利民说:“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与过高铁研发的有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27所全国顶尖高校、500多家企业和上万名科研人员,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创造了中国高铁今天的辉煌,而我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贾利民1963年出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驻地,边疆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炼出了他吃苦耐劳的个性。7岁随父母回乡探亲时,他才第一次见到火车,尽管只是老式蒸汽机车,但仍令他感到震撼,并开始对火车着迷。
出于对铁路的浓厚兴趣,1980年,贾利民填报高考志愿时,全部三个志愿都报的是铁道院校,并最终被上海铁道学院(今已并入同济大学)录取。
工作之余,看书是贾利民的最大爱好,每天不看书,睡觉都不踏实。“我看的书包括经济、文化、历史、军事等等,什么类型都有。”他说,“因为我觉得技术创新最终要为人服务,科研人员只有获取广泛的知识,才能创造出经济划算、社会需要、百姓喜欢的产品。”
责任编辑:杨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