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谭靖夷:一生与水电事业结缘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10-25

  平生志在治山川,闽粤湘黔不计年;

  何惜青春成白发,喜看水电展新篇。

  惊涛骇浪犹萦梦,高峡平湖别有天;

  四化征途堪再战,丹心捧向红旗前。

  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谭靖夷1982年9月3日写下的诗句,这也展现了他一生的向往与追求。

  1921年,谭靖夷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县的一个小山村。大学毕业时,各大报纸都在大力宣传三峡工程,深受鼓舞的谭靖夷毅然选择水电事业,这一选择,让他的一生都与水电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3年,福建古田溪一级水电站进行设计变更,将原设计的地面厂房改为地下厂房,承担电站设计任务的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感到力量不足,从古田溪工程处借调60余名技术人员。一年后,任务圆满完成,水电总局决定将这60余人全部留下。然而,谭靖夷决定回到古田溪。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施工一线。

  1956年,广东流溪河电站开工建设,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时任总工程师的谭靖夷下达了严格军令:拱坝模板安装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工程竣工后,有一次,一位国外水电专家到流溪河电站参观,他根据以往经验,估计坝内灌浆廊道会有渗漏积水,进廊道前要求换上高筒雨鞋。可是到了现场发现整个廊道是干的,只有一个灌浆孔孔口稍有湿印。他当即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人创造了奇迹!”

  乌江渡水电站,是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在喀斯特地区修建的一座大型水电站,为混凝土拱形重力坝,最大坝高165米。为了在筛子一般的地质条件下,筑起地下长城,成功建设不漏水的大坝,谭靖夷率领工程技术人员经过艰苦探索与试验,首创了独具特色的高压灌浆技术,防渗帷幕线总长1175米,防渗面积18.9万平方米。

  就这样,谭靖夷主持了数十座大坝的建设,足迹几乎遍及我国大中型水电工程。退休后他依然活跃在业界,从1990年到2010年的二十年间,高龄的谭靖夷从事水力发电工程技术咨询活动的时间仍高达3213天,平均每年160.6天。

  在中国水电建设中,凡有技术和施工难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谭靖夷,他的足迹踏遍祖国江河,被称为江河之子、筑坝大师。2016年11月12日谭靖夷在长沙逝世,享年95岁。他是一代代水电人学习的榜样,祖国的江河会深深铭记他。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