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永远的追光者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10-30 |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七十。多少事,有志愿参驰,为祖国振兴。光学老又新,前程端似锦。搞这般专业很称心!”1985年,王大珩70岁生日时回忆往事,填了这首词,作为对自己人生的写照。
王大珩,光学专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首届技术科学成就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1年,获得国家“863”计划特殊贡献先进个人称号。王大珩早期作为科学专家,后来作为科学组织者和战略科学家,在振兴祖国科学技术的宏伟事业中走过了数十年奋进的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大珩祖藉江苏吴县,父亲王应伟是一位气象天文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在北京观象台和青岛观象台工作。受父亲的影响,少年时期的王大珩就对气象天文、科学仪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936年,王大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留学。求学期间,王大珩发表了关于光学设计的论文,论述了光学系统中各级球像差对最佳像点位置和质量的影响,并创造性地提出用优化理论导致以低级球差平衡残余高级球差并适当离焦的论点。该文所阐述的一些思想,至今仍是大孔径小像差光学系统(如显微镜物镜)设计中像差校正和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多次被国内外有关著作引用。
1951年,王大珩受邀筹建科学仪器研制机构。1952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在长春成立。1956年,中国科学院仪器馆改名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他被任命为所长。该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光学科技骨干,也培育出大批重要科研成果,被赞誉为“中国光学的摇篮”。
1965年,王大珩参加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方案制订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地面设备组负责人。他对卫星采用的跟踪体制及地面跟踪系统的具体技术路线,提出了有见地的看法,并得到采纳。在他的主持下,1975年我国首台航天相机研制成功。
1983年至1987年,王大珩参与领导中国科学院卫星工程,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90岁以后,王大珩日常生活仍非常规律,每天9点起床,用早餐,然后读书看报。虽然在家赋闲,但人闲心未闲,并未停止对科学事业的关注。尤其是仪器仪表的发展,无时不在他思考之中。
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在北京逝世。他是杰出的教育家,也是我国光学、仪器仪表和计量科教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领导的研究所以及他创办的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
责任编辑:杨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