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在“土地上”默默耕耘的陈华癸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2018-11-22

  陈华癸,我国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土壤科学里耕耘数载,他的成就有目共睹,学术成果斐然,不仅推动了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还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为华中农业大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华癸,祖籍江苏省昆山锦溪镇。1936年,陈华癸赴英国伦敦大学细菌及热带病学院学习一年,随后在伦敦大学研读博士学位,1939年获博士学位。1940年,陈华癸放弃了国外的优厚条件,学成归国后致力于土壤和农业微生物研究,开辟了我国水稻田优势微生物类群和植物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研究领域。

  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科研生涯中,陈华癸发表了大量论著。1957年出版的《土壤微生物学》,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第一部专著。他主编的《微生物学》一版再版,被各院校广泛采用为主要参考材料。同时,陈华癸更是被中国科学院党组提名,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武汉微生物研究室,即后来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长久的科研教育经验让陈华癸始终坚持创新,保持探索精神,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陈华癸认为,一个好的农业化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生物学家和化学家,学生不应该只在一个领域内简单地吸收知识,而应该在领域内有所创新,然后使学科得到发展。因此,陈华癸不仅安排了理学院的生物系、化学系的优秀教师传授基础课,还要求学生选修工学院的地质学、气象学,农学院的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等课程,甚至开设了经济学、市场学等文科课程。

  陈华癸培养了众多人才,其中不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如陈文新、范云六、刘更另、赵其国、邓子新等,还有一些是全国知名的教授,如李学垣、胡正嘉等。

  陈华癸以其一生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奉献历程,在我国农田土壤肥料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奠定了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的基础,更为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的传承树立了牢固根基。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