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天.jpg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光明网 2017-01-06

  1月6日,由《国际太空》、《卫星应用》杂志和“中国载人航天”官方微信联合发起组织的2016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评选结果揭晓。

  “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中国天宫-2和神舟-11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和“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首飞大捷”入选全球十大航天新闻和中国十大航天新闻。

  2016年全球十大航天新闻(按时间顺序排列):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1. 美俄航天员创造在“国际空间站”连续飞行时间纪录

  3月2日,俄罗斯联盟TMA-18M飞船从“国际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美国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和俄罗斯航天员米哈伊尔•科尔年柯成功执行了为期340天的“国际空间站”任务,创造了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连续飞行时间纪录。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2. 美国首次成功在海上平台回收第一级火箭

  4月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猎鹰-9火箭升空后,在海上平台成功着陆。在经历4次尝试失败后,该公司首次实现在海上平台回收第一级火箭,此后又成功回收了3次,为可重复运载火箭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3. 世界首个充气式太空舱在“国际空间站”成功展开

  4月8日,“毕格罗充气式太空舱”(BEAM)搭载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货运飞船发射升空。该充气舱于5月29日在“国际空间站”完全展开,并充分膨胀,体积增加4倍。这是世界首个在“国际空间站”成功展开的充气式太空舱,对未来降低空间站成本、在地外星球建造基地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注:图片均来自主办方)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4. 美国“朱诺”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

  7月4日,美国“朱诺”木星探测器历经近5年的飞行,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继“伽利略”之后第二个环绕木星的探测器。“朱诺”于2011年8月5日发射,目标是研究木星的起源与演变,是目前唯一仅使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能源的外太阳系探测器。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5. 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北京时间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6. 中国天宫-2和神舟-11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9月15日和10月17日,中国天宫-2空间实验室和神舟-11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10月19日,神舟-11与天宫-2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在组合体运行期间,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11月18日,神舟-11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出舱后状态良好,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突破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技术,标志着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7. 欧洲“罗塞塔”获得重要科学发现

  9月30日,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按计划撞向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彗星,结束了长达12年的任务。“罗塞塔”于2004年3月发射,2014年8月进入彗星轨道,实现了彗星的首次环绕飞行并于同年11月12日成功向彗星彗核释放“菲莱”着陆器。任务期间,“罗塞塔”轨道器获得了大量重要科学发现。2016年5月,欧洲航天局宣布“罗塞塔”轨道器发现彗星上存在地球生命构成必需物质——氨基酸甘氨酸和磷。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8. 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首飞大捷

  北京时间11月3日,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执行首飞任务,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5成功首飞实现了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从3.35m到5m的跨越,其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分别达到25吨级和14吨级,大幅提升了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与目前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水平持平,成为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着中国从此步入了拥有大型运载火箭国家的行列。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9. 美国成功发射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

  11月19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R(GOES-R)发射入轨,拉开了美国第三代“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发射部署的大幕。新一代“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最高达500m,全盘成像时间提高到5~15min,性能指标较上一代大幅提升,使美国在地球环境业务数据获取能力方面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10. 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投入初始运行

  12月15日,欧盟与欧洲航天局正式宣布“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投入初始运行。当前,“伽利略”系统在轨卫星18颗,可提供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以及搜救服务。11月17日发射的4颗卫星将于2017年春季投入运行,提升系统服务性能。按照计划,“伽利略”系统将于2020年全面运行。

  2016年中国十大航天新闻(按时间顺序排列):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1.中国火星探测计划正式立项

  1月11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于2020年择机发射火星探测器,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对火星进行环绕探测、着陆探测和巡视探测,对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等展开研究。此外,探月工程嫦娥-4任务全面启动,将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2. 首个“中国航天日”设立

  3月8日,中国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16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首个中国航天日围绕“中国梦 航天梦”主题开展了系列宣传与科普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激励航天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勇攀科技高峰,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旨在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3.首颗天通-1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卫星移动通信迈入“手机时代”

  8月6日,中国首颗天通-1移动通信卫星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大容量地球同步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系统的首发星,也是中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网络,为中国国土及周边海域的各类手持和小型移动终端提供话音和数据通信覆盖。卫星的发射填补了中国在卫星移动通信领域的空白,使中国卫星移动通信迈入“手机时代”。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4.中国首颗米级分辨率雷达卫星高分—3成功发射

  8月10日,高分-3卫星升空,这是中国“高分”专项的首颗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也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1m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3能够全天候和全天时实现全球海洋和陆地信息的监视监测,可服务海洋、减灾、水利及气象等多个行业及业务部门。卫星具备12种成像模式,除了传统的条带成像和扫描成像模式外,还包括面向海洋应用的波成像和全球观测成像模式,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5.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8月16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借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6.中国天宫-2和神舟-11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9月15日和10月17日,中国天宫-2空间实验室和神舟-11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10月19日,神舟-11与天宫-2成功实现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在组合体运行期间,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11月18日,神舟-11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出舱后状态良好,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突破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技术,标志着中国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和航天员长期驻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7.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首飞大捷

  11月3日,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5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执行首飞任务,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长征-5成功首飞实现了中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从3.35m到5m的跨越,其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分别达到25吨级和14吨级,大幅提升了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与目前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水平持平,成为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着中国从此步入了拥有大型运载火箭国家的行列。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8.中国在轨验证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等多项先进技术

  11月3日,载有中国自主研制的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的实践-17卫星由长征-5火箭发射,世界上第一套磁聚焦霍尔电推进系统进行了在轨飞行验证。

  此前的6月25日,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等多个先进试验载荷搭载长征-7火箭升空,开展在轨验证。其中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首次在轨验证了飞船返回舱新气动外形设计、重复使用设计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后续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了重要基础;天源-1在轨加注试验装置验证了太空加注燃料技术;遨龙-1开展了中国在空间碎片主动清除领域的首次在轨验证。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9.世界首颗“脉冲星试验卫星”顺利升空

  11月10日,中国发射世界首颗“脉冲星试验卫星”,主要任务是开展脉冲星的空间探测及脉冲星导航技术体制的试验验证。它是世界首颗开展脉冲星X射线在轨探测的卫星,用于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和空间环境适应性,积累在轨实测脉冲星数据,尝试验证脉冲星导航技术体制的可行性,为脉冲星探测及技术体制验证奠定技术基础,抢占世界航天前沿技术战略制高点。

长五首飞大捷入选2016全球十大航天新闻

10.中国成功发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4

  12月11日,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4的首发星成功发射。该卫星采用大型三轴稳定姿态控制平台,装载多种有效载荷,最高空间分辨率为500m,全圆盘成像时间分辨率达15min,总体性能达到欧美第三代静止气象卫星水平,在红外大气探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风云-4卫星实现了中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跨越,将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大气、云层和空间环境进行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观测,大幅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

  本次评选通过“国际太空”官方微信进行了公众投票,并组织了王希季、戚发轫、叶培建、范本尧等院士及其他数十位著名航天专家投票。参考公众和院士、专家投票结果,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航天新闻。光明网讯(记者宋雅娟)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光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