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猎鹰”火箭停在月面上的概念图。

想去太空玩一圈吗?这几家公司或能帮你实现梦想

新浪科技 2018-07-03

  图为“大猎鹰”火箭停在月面上的概念图。

  图为“大猎鹰”火箭停在月面上的概念图。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1年4月28日,60岁的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Dennis Tito)成为了首位离开地球大气层的游客。他在太空中停留了8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国际空间站度过。据报道,他为此次太空之旅共花费了2000万美元。虽然NASA认为蒂托未得到足够的训练,反对这一行为,蒂托本人也对自己的高龄有所担忧,但旅游公司“太空探险”(Space Adventures)通过协商,与俄罗斯航天局达成了交易,为蒂托在联盟号运载火箭上谋得了一个座位。

  自此之后,先后又有六名太空游客搭乘联盟号登上国际空间站。最后一位游客名叫盖·拉利伯特(Guy Laliberté),为太阳马戏团的共同创始人,于2009年完成了太空之旅。从这一年开始,国际空间站上的组员数量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没有了留给游客的空间,因此早期太空旅游业就此“夭折”。加上从2011年开始,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NASA需要用联盟号上剩下的座位运载自己的宇航员。

  但不久之后便会有其他人加入这七位太空游客的阵营了。已有多家私人企业打算开展航天旅游计划。其中几名主要玩家你也许已有所耳闻: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爵士的“维珍银河”公司(Virgin Galactic)在本月初重启了“太空船2号”(SpaceShipTwo)的测试,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的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更是计划在今年内完成载人航天项目。

  除了这些大佬公司之外,还有其它几家公司也在为游客提供太空旅行的机会,并且有些公司已经走在了别人前头。对太空旅游业有所怀疑不无道理。毕竟多年来一直有类似公司打着这一旗号,却一无所成。但我们仍对此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本文将介绍几家有望将你送入太空的公司——当然,你得交钱才行。

  1、Orion Span公司

  四月初,Orion Span公布了“极光站”(Aurora Station)计划,致力于打造全球首家豪华太空酒店。按照计划,该公司将利用其掌握的专利技术和建造手段,于2011年开始修建该酒店(不过具体将采用哪种火箭系统发射建筑材料还不清楚)。“极光站”将包含两套私人套房,每次共能容纳四名客人和两名乘务员。在太空旅行前,旅客需先接受一套培训项目:“传统上太空旅客需完成24个月的培训,才能做好准备前往国际空间站,但我们将其简化到了三个月。”Orion Span公司CEO弗兰克·邦格(Frank Bunger)表示,“培训项目的第一阶段将在网上进行,使太空旅行大大简化。接下来,客人则需前往我们位于休斯顿的先进培训基地,亲身参与培训。”为真正将客人送上“极光站”,该公司计划与SpaceX合作发射。

  从国际空间站上看去,地球上的极光颇为壮观。但这样的景色只有宇航员和少数几名太空旅客目睹过。不过,许多公司都希望能改变这一点。

  从国际空间站上看去,地球上的极光颇为壮观。但这样的景色只有宇航员和少数几名太空旅客目睹过。不过,许多公司都希望能改变这一点。

  旅行时长总计12天,每名旅客价格为950万美元(约6000万人民币)。要在太空中短期生活,这已经是目前“最能承担得起”的定价了。“此前,每名太空旅客要花2000至5000万美元才能登上国际空间站。”邦格表示,“我们的长期目标是,进一步降低太空旅行价格,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这一服务。”

  再说句题外话。如果你想在太空中久住的话,“极光站”还计划出售太空公寓呢。

  2、维珍银河公司

  2004年由理查德·布兰森爵士创立,维珍银河公司计划让旅客搭乘其“太空船2号”进行亚轨道飞行。虽然该公司曾希望在2009年完成处女航,但接连遭遇了一系列挫折,因而始终未能如愿。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4年,“太空船2号”在试飞时坠毁,副驾驶员迈克尔·奥斯布里(Michael Alsbury)不幸丧生。

  图Orion Span公司“极光站”内部概念图。

  图Orion Span公司“极光站”内部概念图。

  该公司在今年4月5日刚刚重启测试项目,太空船成功达到了84271英尺(约合25.6公里)的高度。由于“太空船2号”并非为长时间飞行而设计(总飞行时长将仅为几分钟),搭乘该飞行器做亚轨道飞行的价格为25万美元,并且乘客无需接受过多培训。截至2017年,约650人已经购买了维珍银河的“船票”。

  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2号”今年4月5日刚刚完成试飞。

  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2号”今年4月5日刚刚完成试飞。

  3、蓝色起源公司

  蓝色起源公司的“新谢泼德”项目(以首位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Alan Shepard)命名)计划用安装在火箭顶端的太空舱将乘客送入太空,就像之前的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一样。该项目如今仍处于开发阶段。蓝色起源公司计划在2018年末或2019年初进行首次载人试飞。

  图为2016年拍摄的蓝色起源公司“新谢泼德”火箭试飞照片。

  图为2016年拍摄的蓝色起源公司“新谢泼德”火箭试飞照片。

  该项目飞行时间较短(约11分钟),游客需在起飞前完成为期一天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任务与航天器简介、安全指示、以及任务模拟等。票价目前还未公布,不过有传言称,价格可能与其它短时飞行任务差不多,大约小几十万美元。

  4、太空探险公司

  此前七名旅客的太空之旅全都由太空探险公司组织,因此这是目前唯一真正取得成功的太空旅游公司。虽然该公司在2009年后便再未能将游客送上国际空间站,但它仍在开发新项目,如在国际空间站尝试太空行走(目前还没有普通游客试过),以及绕月飞行等,这依然需要游客在国际空间站小住一阵。虽然太空探险公司没有自己的航天器,但它一直与俄罗斯航天局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借它们的联盟号火箭将游客送上太空,并计划今后继续如此。

  图为太空行走中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Oleg Kononenko)和安东·什卡普列罗夫(Anton Shkaplerov)。目前还没有旅客尝试过太空行走,不过太空探险公司希望能改变这一局面。

  图为太空行走中的俄罗斯宇航员奥列格·科诺年科(Oleg Kononenko)和安东·什卡普列罗夫(Anton Shkaplerov)。目前还没有旅客尝试过太空行走,不过太空探险公司希望能改变这一局面。

  该公司的太空旅游项目在2009年被迫终止,且目前还不确定何时会重新启动。不过该公司目前还在提供与太空相关的探险活动,如带游客观看联盟号火箭发射过程,以及零重力环境飞行等。

  5、俄罗斯航天局

  俄罗斯航天局曾与太空探险公司合作,将太空游客送上国际空间站。但该机构最近也开始设计自己的项目。俄罗斯航天局计划利用自己与空间站承包商RKK Energia公司的合作关系,为国际空间站打造一座豪华太空酒店。下榻该酒店的客人将享有四间独立“卧室”(每间约2立方米)、卫浴设施和医疗设备,另外还有一间客厅。虽然具体的培训计划尚未公开,但预计将是专业宇航员两年培训的简化版,类似于丹尼斯·蒂托当年接受的培训。在该酒店入住一至两周的价格约为4000万美元,住一个月则为6000万美元,后者的价格还包含一次由俄罗斯宇航员带领的太空行走。该机构预计在2022年之前将这座太空酒店发射升空,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国际空间站将在2028年退役,因此这座酒店的“营业时间”可能十分短暂。

  6、 宇宙旅程公司(KosmoKurs)

  2016年,俄罗斯航天局批准了私企“宇宙旅程”公司打造用于将游客送入太空的可重复利用火箭。目前仅火箭设计获得批准,因此该公司还需花数年时间进行测试,才能最终完成载人发射任务。与蓝色起源公司的项目类似,该公司设计的短时飞行任务(约耗时15分钟,其中失重时间只有几分钟)也将采用安装在火箭顶端的太空舱。乘客需接受为期三天的培训,整个飞行套餐价格约为每人20万至25万美元。

  7、 Axiom Space公司

  虽然 Axiom Space公司的主要服务是在轨研究与制造,但它的终极目标其实是发射一座商用空间站,并将其自封为国际空间站的继任者。目前该公司尚未公布太空旅游项目的细节,但根据公司官网,他们计划在2021年之前将组件送往国际空间站,并在2024年之前建成自己的空间站。个人客户可预订7至10天的飞行项目,且在起飞前需完成为期几周的培训。

  Axiom Space公司计划在国际空间站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空间站。

  Axiom Space公司计划在国际空间站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空间站。

  8、SpaceX

  虽然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并非太空旅游公司(它目前为NASA和其它客户承接货物运输业务),但该公司也在研发“龙飞船”载人技术,希望今后能将NASA宇航员送入太空。但除了其主要业务之外,SpaceX于去年宣布,计划携带两名个人游客完成绕月飞行任务,且采用与阿波罗8号和13号类似的飞行方案。目前该计划的细节尚未公开,但马斯克近日表示,此次绕月之旅不会如此前计划的那样采用猎鹰重型火箭,而是借助正在研发中的、体量更大的“大猎鹰”(BFR)火箭。(叶子)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浪科技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