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何屏下指纹至今仍未普及?有以下几点原因泡泡网 2018-07-16 |
屏下指纹技术,是近两年来兴起的全新生物识别方式,在非全面屏时代,指纹识别一般放置在机身Home键或者背部区域,而随着全面屏的普及以及消费者对于手机一体化的追求,单独为指纹识别挖个凹槽已经不是最佳选择。此时屏下指纹技术就派上用场。
屏内指纹近两年来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可以看到,目前采用屏下指纹技术的手机寥寥可数:
VIVO X20Plus UD、vivo X21屏幕指纹版,vivo NEX、华为Mate RS以及小米8探索版,可以看到这些手机多数都是特别版,还没有达到大规模出货的水平。
那么制约屏下指纹在手机中普及的因素有哪些呢?
目前屏下指纹识别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以Synaptics以及汇顶科技为代表的光学屏下指纹技术,另一种则是以高通为代表的超声波屏下指纹技术,目前已经商用了光学屏下指纹技术,而超声波屏下指纹至今还未商用。
从实际使用体验来看,光学屏下指纹不仅在解锁时需要屏幕开启最高亮度以照亮指纹,而且在识别精准度以及安全性方面都有待提升。
以小米8探索版为例,它的屏幕指纹识别传感器供应商来自汇顶科技和新思科技,这两家供应商也是之前vivo X21屏幕指纹版的屏下指纹供应商,小米8探索版采用的是光学屏下指纹,借助OLED屏幕自发光特性,通过OLED像素间隙照射指纹、读取再进行认证。
屏下指纹好处是不需要额外的开孔,直接集成在屏幕下方,实现了更高效的空间利用,同时也是手机外观设计更加简洁美观,屏下指纹搭配3D结构光技术,可以应付几乎任何场景下的解锁环境,当然如果你在冬天戴口罩和手套可能不行。
相比传统放置在home键或者机身背部的电容式指纹,目前的光学屏下指纹不论是解锁速度还是准确率都不如电容指纹,而且光学屏下指纹目前的传感器大小还比较小,不能覆盖整个屏幕。
而超声波屏下指纹由于是通过超声波扫描指纹,因此在识别指纹时不用屏幕开启最高亮度。超声波传感器发出的脉冲可以感应指纹特有的孔和脊,形成3D的深度数据,从而确保更高的准确性。
手机厂商应该将注于推出一些让消费者觉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产品,从屏下指纹来看,超声波指纹技术以用户体验出发,用户体验理论上要比光学指纹好很多。
而从商业考量来说,屏下指纹的成本是要高于电容式指纹的,目前的几款屏下指纹机器对厂商来说更多的是想展现技术。
总的来说,屏下指纹技术不完善,量产成本过高是目前制约其普及的两大关键因素,而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成本的降低,预计明年将会有更多搭载屏下指纹的手机上市,并且不仅仅是光学屏下指纹,超声波屏下指纹也将会亮相。
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解锁未来全面屏时代的金钥匙之一,将与结构光技术一起为未来的梦幻旗舰手机打造更加完美的使用体验。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