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家研发核动力火箭 目标实现火星往返

环球网 2018-11-23 作者:樊俊卿

  最近,天文学界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火星。无论是国家航天局还是私人运营的航空企业,都将“登录火星”设置为近期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据外媒报道,日前,一位俄罗斯科学家在介绍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正在研制可用于探索火星及其他深空任务的核动力火箭。这种火箭被要求具备在火星着陆的能力,并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能力,最快完成回收后48个小时便可重新发射升空。

  莫斯科克尔德什研究中心负责人弗拉基米尔·科什拉科夫表示,自2009年以来,俄罗斯就一直致力于该款核动力活动的研制工作。据悉,该火箭将使用科幻小说中出现的“独特”推进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用其开展探索火星的任务,但那并非我们的初衷。我们的引擎可能会成为一整套太空任务的基础,而这些任务目前看上去还像是科幻小说。”

  科什拉科夫认为:“可重复使用是研制新型火箭的首要问题。我们必须研制出无需每飞行10次后就要调整或修理的引擎。而且,火箭必须能够在从太空返回48小时后再次发射。这是市场的需求。”

  款核动力火箭将以比目前正在研制的其他火箭(例如那些由太阳能板提供动力的航天器)更快的速度,搭载宇航员来往于各个太空探索目的地。目前在老鼠身上开展的研究显示,长时间太空旅行会给其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科学家担心这可能也会出现在人类身上。

  科什拉科夫说,他们正在开发的系统“对于轨道间、星际间飞行尤其有用”。他们的引擎可让航天器在数天内抵达月球,在七八个月内抵达火星。“火箭的动力源是一个加热工作液体的核反应堆。加热后的工作液体流入涡轮机,在同一个轴上有一个发电机,转动涡轮机就可以产生电流。”

  但是,这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火箭什么时候能够完成研发工作正式升空,还无法确定。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环球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