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测结果进一步揭示木星“真面目”

新华网 2018-03-09

  新华社伦敦3月8日电(记者张家伟)随着“朱诺”木星探测器传回更多数据,科学家也有机会对这颗行星开展深入研究。英国《自然》杂志8日发表的4篇新报告基于这些数据,详细分析了木星的重力场、大气流动、内部成分和极地气旋,展示了一系列新发现。

  2011年升空的“朱诺”木星探测器是美国航天局实施的一个重要深空探测任务,这一探测器携带了多种科学仪器,用于研究木星的结构、引力和磁场等问题。它在飞行过程中前所未有地接近木星云层,捕获了清晰的木星图像。

  意大利罗马大学研究人员与同行利用探测器靠近木星时所获取的数据,分析了这颗行星的重力场。这项新研究显示,木星的重力场存在南北不对称性,这对于一个高速旋转的扁圆流体行星来说并不常见。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大气流动所导致。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分析了木星的重力场数据,发现木星的喷流一直延伸至云层以下约3000公里处,多变的大气约占木星总质量的1%。研究人员指出,人们现在能借助“朱诺”收集的数据了解这些喷流延伸的程度有多深,这就像以往只能看到这方面的二维画面,而现在看到的是三维高清画面。

  法国蔚蓝海岸大学联盟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也分析了木星重力场的另一些数据,发现木星深处是如何旋转的。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对科学家研究太阳系乃至其他星系中的天体提供了参考。

  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则分析了“朱诺”对木星极地地区可见光和红外光的观测结果。他们发现,在木星北极,8个绕极气旋围绕着1个极地气旋;而在南极,5个绕极气旋围绕着1个极地气旋。但研究人员还不清楚这些气旋的起源以及它们为何能持续存在。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