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131633540700965432.jpg

叩开生物资源宝库大门

青海科技报 2019-10-08

  

  图为索有瑞和他研究的小浆果

  

  2018年,青海中藏药材产量10.2万吨,带动就业50.24万人。图为我省分布最广泛的四种特色药材。 大黄

  

  黄芪

  

  当归

  

  党参

  

  据观测,今年藏羚羊回迁数量4860只,比2018年增加338只。

  

  湟鱼学名裸鲤,它是维护当地生态平衡的关键物种,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三江源地区首次记录到黑狼这一稀有物种,证明黑狼在我国野外真实存在。

  本报记者 丁娜

  青藏高原特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形成了类型多样的极端环境,如低温、低氧、低气压、强紫外线、多风多雪温度剧变、干旱贫瘠的土壤等。这些极端生境中孕育着丰富多彩的生命形式,使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地区,是开发特色生物资源理想的天然实验室。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发育着世界上独一无二大面积的高寒湿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等生态系统,孕育了“三江源”区独特的生物区系,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省内有野生脊椎动物499种,其中兽类103种;鸟类380种;维管束植物2420种,其中药用植物有680余种,驰名中外的名贵药材有冬虫夏草、西宁大黄、枸杞、黄芪等;纤维植物50多种,其中紫斑罗布麻可代替毛、丝、棉;野生油料植物近70种;珍贵野菜有发菜、地皮菜、各种食用蘑菇和藻类;观赏植物主要有山丹、杜鹃、绿绒蒿、金露梅等。

  小浆果闪耀科技之光

  白刺、沙棘是青海常见的低矮灌木,它们身披尖刺,口味酸涩,曾经无人问津。直到1996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索有瑞来到了柴达木盆地,慧眼独具认识到白刺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他先后完成了生物资源基础研究,突破了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引导建立了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形成了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利用技术集群。这一技术集群包括浆果采集技术、果汁分离技术、果汁低温浓缩技术、果汁降铅降酸技术、果粉喷雾干燥技术、籽油萃取技术以及浆果黄酮、生物碱、多糖、原花青素、色素、蛋白等提取、分离、纯化技术等,有效解决了规模化利用的技术难题。我省企业利用这一技术集群先后研制了药品、保健食品、果汁类、果粉类、籽油类、生物活性中间体提取物、化妆品等7大系列70余个产品,为白刺、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我省生态经济林浆果产业如火如荼,支撑起了青海康普股份、青海清华博众、青海诺蓝杞、青海可可西里药业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浆果资源研究与开发新模式。通过系列成果转化,目前,我省培育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产业集群,带动了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和资源地农牧民脱贫。在系统成果的成熟度、转化率及产业化及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生物技术应用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对推动我国北方干旱荒漠地区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林资源利用具有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

  截至2018年4月,索有瑞科研团队已将70余项专利技术和50多项省级成果进行技术集成,使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实现了转化和规模化生产,成为青海省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的新模式和典范。从2000年起,每年3至4项技术和产品应用于生产,培育和支撑了4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成果产业化累计新增产值35.50亿元,创汇1.19亿美元;农牧民因此增加收入14.45亿元,有10万户、28.9万人通过采摘浆果脱贫,1600多人被安置就业;带动了我省120万亩天然生态经济林保护与人工林建设工程,成为推动我省“生态立省”和特色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的示范工程。

  中藏药材引种形成规模

  除了酸溜溜的小浆果,青海也是国家道地中药材重要产地之一,当归、黄芪这些以前不起眼的中药材,如今却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依托。截至2018年底,全省当归、黄芪为主的中藏药材种植育苗面积从2015年的不足万亩增加到2018年的16600公顷,中藏药材产量达到10.2万吨,实现产值8.25亿元。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当归、黄芪集中种植区,互助、湟源等地种植的当归成为市场上抢手的“当归头”。

  据记载,我省中藏药材种植业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大通县。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该县中藏药材呈现出大面积种植的景象。相关资料显示,仅大通县境内,野生中藏药材就有枸杞、沙棘、秦艽、鬼臼、白芨、柴胡、甘草、蒲公英、车前子等297个品种,丰富的野生中藏药材资源成为引种驯化的基因库,为中藏药材多品种种质资源的开发培育奠定了基础。

  随着产业规划引导和项目带动,我省各地尤其是东部地区纷纷投身于中藏药材产业中,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湟中、湟源、大通、互助、门源、民和、贵德等地黄芪、当归等中藏药材的种植规模已接近6.67万公顷。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加工销售、电子商务中心等功能齐全的中藏药材扶贫产业示范园已经在湟中县多巴镇建成,当归、黄芪、党参等本土化育苗及栽培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我省中藏药材产业化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因此,中藏药材成为我省继土豆、油菜之外又一调整种植业结构、高效利用撂荒地的新兴种植产业。大力发展中藏药材规模化种植,已成为我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产业精准扶贫和农民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

  可喜的是,省政府因势利导,印发了《关于加快中藏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带动力强的中藏药材种植基地,扶持一批林业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建成4个具有区域优势的中藏药保护和生产区。力争到2020年全省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67万公顷,努力使种植规模大幅提升,质量标准显著提高,把青海打造成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中藏药原药生产基地。

  高原动物的新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曾经对西藏藏羚羊做过持续18年的生物生态学调查研究。2002年后,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苏建平的团队开始了在青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研究。近年来,藏羚羊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生态学适应机制方面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2012年藏羚羊的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破译了藏羚羊基因组生命密码。最近,针对关于藏羚羊最受关注的科学之谜——迁徙的成因,科研团队又提出了一种特别的假设:迁徙,可能只是它们代代相传的集体记忆。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连新明解释,大约4000~8500年前,青藏高原存在一个全新世大暖期,以至于当时的森林、灌丛植被由南向北整体推移。到了冬季,南部的生存条件显然适合成为避难所,来年春天,北部栖息地水草丰茂,它们再重返北部草原,并产下小羊羔。季节性迁徙行为就是这样被固定了下来。

  然而这个假设仍无法解释雌雄藏羚羊为什么不是同步迁徙。于是从2013年6月开始,国家林业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2所组成的科考队一起深入青藏高原,开展了“我们与藏羚羊”科考行动。重点是为不同地区的藏羚羊种群,佩戴数个卫星定位项圈,这是由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和短信服务,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西藏境内藏羚羊的迁徙规律、时间和路径,为今后藏羚羊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希望有朝一日解开藏羚羊迁徙谜团。

  长期以来,青海境内的野生动物种属多,种群数量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青海全省鸟、兽种类分别占全国的24.6%和20.20%,分布地区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5%,动物蕴藏总量名列全国前茅。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67种(类),其中不少是闻名世界的珍稀动物。如野驴、野牦牛、白唇鹿、雪豹、藏羚羊、盘羊、黑颈鹤、黑鹳、藏马鸡等,都是我省宝贵的自然财富。多种多样的野生动物是自然给青海的馈赠,适当加以利用,收入可观。国际狩猎、野味生产、野生动物标本制作、野生动物养殖及观光旅游都能带给青海不错的经济回报。

  今天,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在青海广阔的旷野山川上,野生动植物种群不断增加并扩大,它们是青藏高原生态链条得以维系和生物多样性持续发展的见证者,也是青海高原荒野的象征。

  (本版图片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青海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