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撑起生态“保护伞”

青海科技报 2019-11-25

  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拍摄到全球罕见、国内首次出现5只雪豹同框的视频,拍摄到多只同框画面的数量大幅增加,这说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系统健康,食物链完整。 图片来自中新网

  2018年在祁连山东段门源县石羊河冷龙岭区域再次记录到豺种群,由此推断:在祁连山的中段也可能分布一定种群数量的豺,说明祁连山是我国野生豺种群的适宜栖息地之一。 图片来自中新网

  2019年9月,国家冰川冻土沙漠科学数据中心祁连山生态中心揭牌,为祁连山生态监测与保护再添科技支撑。图为揭牌仪式现场。 图片来自新华网

  1973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拉开了对青藏高原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的序幕。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祁连山南缘柴达木盆地周边一些地区的考察。图为青藏队在祁连山林间的宿营地早餐。 图片来自百度

  2018年5月,第二次青藏科考祁连山综合考察队出发合照,这是祁连山研究院成立以来第一次科考考察,行程3000多公里。 图片来自新华网

  祁连山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冰川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祁连山又是一个生态极其脆弱的地方。长期以来,由于受气候变迁、人为破坏和保护手段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祁连山区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退化。如何用科技手段撑起祁连山生态恢复的“保护伞”,成为科学家关注焦点。

  1958年8月1日,中科院一个小分队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的“八一”冰川展开考察,新中国冰川科考研究自此从这里起步。

  1973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考察队的成立,拉开了对青藏高原进行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的序幕。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其中也包括对祁连山南缘柴达木

  盆地周边一些地区的考察。

  自1978年开始,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科研人员对祁连山生态环境变化的监测和研究从未中断。

  2018年5月,来自兰州大学多个学院不同学科的2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深入祁连山腹地,利用多尺度、多要素、多技术融合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开展科考。

  长期以来,我省依托祁连山开展的科研探索活动从没有中止过。针对祁连山的科考研究,涉及学科丰富全面,野外台站建设有序,参与人数逐步增加……一代代科考工作者,在冰天雪地中,以天为盖、以地为庐,向深山索取大自然的智慧,用科技守护祁连山。

  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监测

  科研基地的建立,应用技术的创新,为持续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创造了条件。目前,智慧监管系统已全面用于祁连山保护工作。工作人员鼠标一点,生态管护员巡护次数、管护内野生动物活动等情况在屏幕上一目了然。依托先进的检测手段,2017年以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监测到5只雪豹同框画面,同时还监测到罕见的豺、荒漠猫、中小型食肉类、有蹄类、小型食草类珍稀特有野生动物4大类25种,鸟类60余种,其中包括时隔30年后再次记录到“鸟中大熊猫”黑鹳。持续广泛的科研监测工作,不仅为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打造生态科研高地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同时也为提升科研队伍整体能力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王涛在谈到祁连山生态保护时说,祁连山生态总体在改善,科学保护是未来生态治理修复的根本,建议国家支持实施祁连山地区人工增雨(雪)项目,以提升区域生态涵养功能和生产能力。对于未来祁连山生态修复,王涛说,科技保护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遥感监测大范围、快速、动态、客观等技术特点,推动环境监测由点向面发展、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由平面向立体发展,建立一套生态评估体系,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做到科学保护。

  建立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自2017年国家启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后,青海省、甘肃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政府部门和机构正联合为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撑起科学“保护伞”。

  针对祁连山的生态之困,我省一直在积极寻求应对之策。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启动,无疑彰显了祁连山重要的生态地位和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中的重要价值。体制试点开展以来,我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学系统的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科学规划布局,深刻把握祁连山重要的生态功能价值,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着力打造“生态科研高地”。

  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已被纳入国家林草局第一批50个国家长期科研基地成为青海首个被纳入的保护地,为加快构建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体系以及提升科研监测能力搭建了广阔平台。祁连山国家公园长期科研基地将依托祁连山国家公园开展科学管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此外,近今年7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青海师范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成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研究中心”,将深入开展祁连山生态环境基础性、前瞻性、属地性研究,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建设提出专业性、针对性、实务性更强的科研成果和专业意见。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恩光认为,不断增强祁连山生态服务功能和水源涵养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对试点工作的科技支撑。必须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合作发展平台,鼓励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广泛参与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生态保护研究、受损生态修复、技术方案论证,不断转化生态保护科研成果,全面提升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科技水平。

  构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体系

  今天,祁连山生态保护手段正在向现代化、立体化、智能化发展。

  为了更加系统开展野生动植物本底调查,加快建立统一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以雪豹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监测评估标准和机制,我省以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监测评估体系为目标的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管控网络建设工程已经启动实施,新规划建设的18个管护站建设工程和原有的22个管护站提升改造工程也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国家公园管护站将达到40个。届时现代化、智能化综合管护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将成为展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我省试点片区管理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此基础上,我省林草局投入资金800万元与中国林科院合作完成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第一阶段调查任务;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科学调查合作,建立了多个科研合作平台。

  生态科研硕果累累

  神秘的祁连山,是冰冻圈科学研究的殿堂,长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近年来,省内外的有关科研机构,就高寒山区径流形成机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冰川冻土的变化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寒山区水文地质学研究团队长期关注祁连山当地更为隐蔽的地下水,探索它在复杂的高寒环境下如何储存、与地表水怎样转化、如何维持河道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取得的科研成果为祁连山生态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及大批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因此,为了不断深化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领域科技项目研究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持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近年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完成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项目51项,在国家和省市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国内同行领先水平。通过科技创新,保护区管理取得了长足发展。自保护区成立到现在的国家公园试点,祁连山区已连续多年实现无森林火灾,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大幅度增加,森林面积由建区初的40万公顷增加到89万余公顷,林木蓄积由1800多万立方米增加到2700多万立方米。2018年祁连县黑土滩治理2000公顷,沙化草地治理2000公顷,草原鼠害防治7.3万公顷,草群平均高度达到12厘米,全县草原覆盖率达到59.23%,保护区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进一步突显。

  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正在加快推进科研体系建设,在不断深化合作和系统科学研究中着力打造“生态科研高地”,努力用科技为祁连山撑起“保护伞”。 据省林草局、《中国科学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青海科技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