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舟”到“嫦娥” 中国航天定下哪些“小目标”

中国新闻网 2017-03-01 作者:张素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题:从“天舟”到“嫦娥” 中国航天定下哪些“小目标”

  中新社记者 张素

  2017年中国计划实施“天舟一号”、“嫦娥五号”等重大宇航任务。中国全国两会即将启幕,来自航天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势将围绕上述任务披露各自“小目标”。

  “太空快递”如何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已进入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的尾声:拟在4月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交会对接,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为未来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搭桥铺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去年两会期间介绍,“天舟”货运飞船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全密封货舱、半密封/半开放货舱、全开放货舱3种构型,可把不同载荷运输上去,由航天员和机械臂将其装配到空间站。

  中新社记者近日从“天舟一号”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获悉,这艘全密封货运飞船起飞质量13吨,物资运输能力6吨,采用两舱构型。飞船在今年1月出厂后已被运送至海南文昌发射场。

  “太空之家”如何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步”,是在太空建立短期自主飞行、长期有人照料的大型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建成的空间站总体构型是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每个舱段都是20吨级,整体呈T字构型。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此前介绍,空间站将建成多舱段组合运行模式,实验载荷能力非常强。在他描绘的“太空之家”图景里,还有人与机器人的联合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包为民说,核心舱已于2016年底基本完成总装,现已进入整舱测试阶段,计划在2018年前后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从2018年至2022年左右,再通过十余次发射送货送人,建成“太空之家”。

  “月球样品”如何采?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回”即探月三期工程,任务是实现无人采样返回,包括“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去年两会上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重达8.2吨的“嫦娥五号”将在2017年12月前后实现月球软着陆及采样返回。

  具体来看,“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四器组成,任务目标是探测器经地月和环月飞行,在月面选定区域着陆,采集约2千克的月球样品,经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过程,将样品安全送至地面。

  记者从“嫦娥五号”探测器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获得的最新消息指出,探测器着陆器推进子系统正样热试车近日取得圆满成功,探测器系统即将开展正样热试验及采样封装专项试验等。

  “月球背面”如何落?

  完成“绕”“落”“回”以后,中国探测月球脚步并不会停歇。“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四号”预计于2018年发射,其着陆器和巡视器将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就位和巡视探测,并增加中继卫星在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进行中继通信的实施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曾透露,中国还将实施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月球南北极着陆探测。

  “航天技术”如何用?

  “航天技术转化民用”向来是航天界关心的议题。中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截至2016年底,公司民用产业收入达12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十五所副所长董胜波举例说,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技术既可应用于空间站建设,精确指引各舱对接;也可用于手机定位,改善导航系统室内精确度。他还呼吁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固定监测点相互配合,对发生雾霾的区域实施污染源实时监测,为环保执法提供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新闻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