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利”而不“失信”的一次火箭发射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2017-07-03 作者:房汉廷

  刚刚迎完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六年华诞,刚刚刷完最后一屏朋友圈……突然,新华社一则快讯报道:我国于7月2日19时23分点火升空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看到这则消息,初次反应是看错,再次反应是报错,及至调出现场画面,方知这是真的失利了。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虽说航天事业本就是高风险事业,虽说没有人主观上有意出现这样的过错,可我还是忍不住地心痛,忍不住地落泪,忍不住地自责。尽管我的所有行为都于事无补,即使有天大的责任,也轮不到一个科技界老兵、新闻界青瓜来承担,但我仍然固执地自责。因为天下兴亡,你我有责;因为祖国强大,你我有光。当然,天下有困,祖国有难,你我自然责无旁贷。

  新华社能在第一时间点以快讯的方式向全世界发布这则信息,也是我未曾想到的。这说明了什么呢?

  其一,从科研环境角度看,中国政府宽容失败,从失败中总结教训的科研环境正在不断优化。众人虽知科研活动的高失败率是大数,而高成功率是小数,可中国的科研制度,在相当长时间内,对失败的宽容几近于零。于是,一些大路货、低难度的科研项目、课题成为销金主力,而那些高难度、大风险的科研任务常常乏人揭榜。这种违背科研规律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已经严重地伤害了中国科研人员的创造力。这次航天火箭发射失利,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对其失利的公开、及时报道,则标志着中国科研环境的大幅度优化,更多有能力的科学家会更坚定地奔赴急难险重的科技前沿领域。

  其二,从公众关切角度看,人们更加理性地理解失利或失败。新华社快讯播出后,各大新闻网站,APP,以及自媒体、微信朋友圈,都迅速传播、评论。截止本稿完稿时,几乎都是惋惜、鼓励的话,还有人引述聂荣臻在中国航天人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二号失败后的讲话(“既然是科学试验,总会有成功,有失败。成功了,我们就取得经验;失败了,我们就得到教训!成功了,功劳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由我来负!”)来安慰科研人员。显然,不仅政府理性成熟了,而公众的成熟和包容更是大国国民的气度。有此吾民,科技人员又怎能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其三,从新闻报道视角看,新闻就是新闻,见不到新闻背后宣传的影子。航天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少数世界领先领域之一,不仅国内关切度看,且国际关注度也非常大。以往我们的新闻报道,对成功之事多有渲染,对失败之事多有淡化甚至不予报道。当然,这里面有考虑公众承受能力问题,但也有粉饰宣传的意味。以今次报道看,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崛起、负责任的大国,正在践行讲信修睦,勇于担当的承诺。此乃中国之幸,中国新闻人之幸也。

  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信。失利了,我们还可以从头再来,而失信了,一切社会规范、信任都将坍塌。一个泱泱大国,无论面对成功还是失败,都能从容地以自身真面目呈现给世界,难道不是自信与他信的表达吗?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