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进入互联网+时代 科技成为“急先锋”科技日报 2017-03-16 |
银发老人也加入了网购大军
本报记者 李 艳
中消协3月15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超过51.4%的受访者网络消费多于实体店消费,43.5%的受访者在日常网络消费中遇到过消费纠纷。
“根据我们的调查,过去2016年,超过半数(51.4%)的受访者网络消费多于实体店消费,还有三成多受访者网络消费和实体店消费基本持平。”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告诉记者,这个数据充分应证了网络消费在我国迅猛发展的势头。
1207亿,是2016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24小时产生的交易额,这个数字代表的强大购买力曾引起整个世界的震惊。从2009年11月11日从光棍节变成购物狂欢节,这个数字从寥寥无几到571亿,到912.17亿,再到1207亿,背后是人们购物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近几年,网络购物消费发展迅速,成为消费者购物新选择。网络购物相较于实体店购物,为消费者创造诸多便利,但也给消费者在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及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带来挑战。
3月15日,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活动上,中消协提出从倡导网络诚信经营、完善网络保护制度、建设无忧消费环境等三个方面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平台优势,推动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营造放心网络消费环境,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网络消费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栗元广介绍,中国消费者协会从2月7日至3月5日组织开展了“网购诚信与消费者认知”问卷调查活动。这次调查采取在线分层抽样调查方式,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共获得有效样本8000个。从调查样本性别来看,男女各占50%,性别占比均衡;从样本来源来看,城镇地区样本占66.7%,农村地区样本占33.3%。
在活动现场,消费者代表王彦说,网购不仅成为了一种消费模式,更重要的是已经进入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这个改变不仅针对中青年人,还包括正在成长中的少年,以前不太熟悉网络的五零后、六零后。
相比前些年大家一说到网络购物就想到淘宝、京东等电商代表不同,现在网络消费已经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出门用滴滴出行,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吃饭用送餐软件,付钱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手机支付……
栗元广表示,根据中消协的调查结果,70.3%的消费者网络消费支出主要用于购买服饰鞋包,53.5%的消费者网络消费支出用于购买食品家居,居于商品消费类的前两位。39.6%的受访者体验过餐饮外卖,居于服务性消费支出首位。
网络消费问题不少,维权需求很迫切
随着网络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问题随之而来,消费者在网络消费过程中遭遇的侵权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
一些消费者反映,不仅要时刻提防防不胜防的钓鱼网站,还要忍受暴力分拣的快递服务;不仅要花大力气甄别天花乱坠的虚假宣传、鱼龙混杂的各色商品,还要面对售后可能发生的没完没了的扯皮。在享受网购带来的快捷与实惠的同时,各种乱象也随之产生,维权道路也异常艰难。网购平台和商户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更是导致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消费者投诉无门。
根据中消协此次的调查结果,43.5%的受访者在日常网络消费中遇到过消费纠纷。22.9%的受访者表示曾遭遇售后人员不积极解决问题,存在拖延时间的嫌疑,22.2%的受访者遭遇在符合退货的条件下商家只同意换货的情况。有分别为51.7%、47.3%和32.3%人表示自己遇到了质价不符、虚假打折、价格欺诈或误导的问题。消费者对于信用评价、信息安全及售后服务等议题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信息安全问题严重,这个“病”正在“治”
前脚刚在网上买了东西,后脚就收到骗子公司的电话,骗子不仅知道你的姓名、职业,有些甚至能知道你的喜好、家庭成员结构、最近购买行为……网络消费的便捷之外,与之并存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让大家饱受信息骚扰之苦。
根据去年年底,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显示,网民在网购过程中,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占51%,84%因信息泄露受到骚扰、金钱损失等不良影响,一年因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个人信息安全成为消费者普遍关注的议题。栗元广介绍,本次调查中,人们认为网络消费售后服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泄露隐私,没有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占比为25.1%,居于首位。他说,个人信息安全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基础,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就是保障消费者的无忧消费,保障网络消费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整治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了各方的共识。栗元广说,政府加强监管的同时,互联网企业也要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技术管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丢失、损毁,确保数据信息安全售后服务作为网购产品和服务的配套内容。
依靠“大数据”进行“靶向”市场监管
正如人们的消费模式已经进入网购时代,消费者的维权也同样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其中一个表现就是维权方式和平台发生了变化。就在3月14日,国家工商总局举办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上线启动仪式,以后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均可在网上直接进行,并可随时关注处理进度和结果。消费者在举报、投诉时,可以上传文字、图片、视频等证据材料,比12315专用电话平台更加便捷地消费维权。
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成为网络消费时代维权的“先锋”。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唐军表示,未来将依据“大数据”进行“靶向”市场监管,“消费者可以使用电脑、手机APP、微信等多渠道登陆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24小时便捷地进行投诉、举报。同时也将利用大数据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建立了12315数据分析中心。
不断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网络消费维权,已经被许多互联网企业认识到。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蓝烨表示,京东将投入大量技术力量配合中消协开发维护查验宝,进一步优化查验功能。阿里巴巴也表示下一步阿里将发挥大数据优势,探索规模化维权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李阳阳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平台,咋成诈骗新宠
下一篇:漫话网购陷阱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